林俊傑中招口腔長70粒爛瘡 6大習慣助預防手足口病【附醫生專業意見】
別以為只有小孩才會感染手足口病,成人一樣有染上的風險。有男星日前分享舉行演唱會時口腔長了70多個潰瘍爛瘡,確診染上「手足口病」,為兼顧演唱會和治療,相當煎熬。有兒科專科醫生表示,此手足口病的潛伏期約為3-7天,病發初期會出現與感冒類似的症狀,口腔、手掌、腳掌等部位可能會出現帶有小水疱的紅疹。
延伸閱讀:手足口病高峰期 Bob愛女現病徵 請假防感染
知名新加坡藉歌手林俊傑(JJ)日前在江蘇舉行演唱會後,日前發高燒到江蘇醫院求診入院吊鹽水,當時有醫護人員將他用過的鹽水袋和帶血針頭放網上拍賣,事件引起軒然大波。直至本周六(2日)JJ在重慶開巡迴演唱會時透露,他其實是患了幼兒常見病「手足口病」,口腔長了70多個潰瘍爛瘡,他又指自己狀態不好,身體不舒服,但就算他不說話,也希望歌迷的熱情和尖叫聲不要停。為了不讓歌迷失望,他決定繼續抱病完成全場3小時的演唱會。
成人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香港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疱或糞便,或觸摸受污染的物件而傳播。患者可以出現嚴重併發症,如病毒性腦膜炎、腦炎及類小兒麻痺症癱瘓等,甚至死亡。
兒科專科醫生李家仁接受《晴報》訪問時曾指出,手足口病潛伏期約為3至7天,成人也有機會感染,如出現以下手足口病各階段的病徵應及早求醫:
- 病發初期,通常會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疲倦和喉嚨痛。
- 發燒後1至2天,口腔可能會出現疼痛的水疱,這些水疱初時呈細小的紅點,然後會形成潰瘍。潰瘍通常位於舌頭、牙肉以及口腔的兩腮內側。
- 手掌及腳掌,臀部或生殖器亦會出現不痕癢及有時會帶有小水疱的紅疹。
預防方法
- 李家仁又指現時仍未有疫苗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要有效預防感染,最重要是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 用膳時要使用公筷和公匙
- 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 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
- 患者應避免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
兒科專科醫生李家仁
撰文:林幸琦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
-
末日預言倒數︱鹿兒島6弱強震十島村緊急避難 外海狂震逾千次 監測數據直衝天際 |
|
-
腦退化|65歲婦患早期腦退化 靠4招不服藥半年逆轉 醫生:護腦關鍵要食這種魚 |
|
-
周驄離世丨「TVB御用爺爺」周驄離世享年92歲 傳不敵肺炎病逝 |
|
-
Diogo Jota離世︱迪亞高祖達車禍離世終年28歲 完婚僅10日遺3兒女、胞弟同身亡 意外現場曝光 |
|
-
充電注意丨深水埗「喜居」凌晨奪命火 41歲男子疑逃生失足墮亡證為TVB新聞部攝影師 |
|
-
一路走好丨韓國男團F.able前成員宰鉉 低調與白血病抗爭多年英年早逝得年23歲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林俊傑中招口腔長70粒爛瘡 6大習慣助預防手足口病【附醫生專業意見】
林俊傑中招口腔長70粒爛瘡 6大習慣助預防手足口病【附醫生專業意見】
別以為只有小孩才會感染手足口病,成人一樣有染上的風險。有男星日前分享舉行演唱會時口腔長了70多個潰瘍爛瘡,確診染上「手足口病」,為兼顧演唱會和治療,相當煎熬。有兒科專科醫生表示,此手足口病的潛伏期約為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2491102%2F%E6%9E%97%E4%BF%8A%E5%82%91%E4%B8%AD%E6%8B%9B%E5%8F%A3%E8%85%94%E9%95%B770%E7%B2%92%E7%88%9B%E7%98%A1%206%E5%A4%A7%E7%BF%92%E6%85%A3%E5%8A%A9%E9%A0%90%E9%98%B2%E6%89%8B%E8%B6%B3%E5%8F%A3%E7%97%85%E3%80%90%E9%99%84%E9%86%AB%E7%94%9F%E5%B0%88%E6%A5%AD%E6%84%8F%E8%A6%8B%E3%80%91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2491102/林俊傑中招口腔長70粒爛瘡 6大習慣助預防手足口病【附醫生專業意見】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490000/2491102/og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490000/2491102/
健康
其他疾病
514
2491102
514
514003015
健康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74af92a9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77e4758d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1c2a7cd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c2e5872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49ca184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1000fc87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4a8dd85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7afbe0aa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5bcafef0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cb9c5ca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e7f7d2d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6b242af8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67956412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65807abf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5023f537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1a1a6621
潰瘍,傳染,李家仁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