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綜合症 (carpal tunnel syndrome),又稱「滑鼠手」,每10萬人就有103人患上腕管綜合症,當中高危人士包括行政工作及文職人員。如果工作性質牽涉手部長期受到震動,需要手部用力或重複性動作和長期使用電腦,則會增加3至5倍的患病機會。女士患上的機會較男士多近3倍,而孕婦患病機會頗高, 31–62%的孕婦都被物理診斷出腕管綜合症。
註冊物理治療師蘇雅賢指出,腕管(carpal tunnel)由8塊腕骨及其上方橫腕韌帶及屈肌支持帶共同組成的骨性纖維隧道。腕管內有許多血管、4 條屈指淺肌腱、4 條屈指深肌腱、1條屈拇長肌腱及正中神經通過。手腕的過量活動令腕管收窄,及屈指肌腱附近組織腫脹,令管道內的正中神經受壓。
4大因素導致以上情況
• 天生腕管窄小
• 懷孕間荷爾蒙變化導致的水腫
• 長期重複腕部動作,導致屈指肌腱附近組織腫脹
• 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甲狀腺不衡
腕管綜合症的徵狀
•手腕(手掌方向)有機會出現疼痛
• 拇指、食指、中指和外半側無名指或手掌出現麻痺/針刺感覺
• 手部發力困難
• 拇指、食指、中指和外半側無名指或手掌失去觸感
• 魚際肌(thenar muscle)萎縮
• 73% 患者會雙手都有症狀
• 症狀通常逐漸出現,沒有明顯受傷
一般症狀會因某些活動而加劇,如提舉重物、增加腕部屈曲和肌腱負荷、拉扯到手腕或正中神經。另外,晚上睡眠時、手腕不自主處於屈曲狀態,加上夜晚身體代謝放緩,血液及淋巴循環減慢,腕管積聚液體,加劇本身內部壓力,夜晚會「痺醒」。
5招自測有否腕管綜合症
1)麻痺/痛/感覺異常 (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外半部、手掌, 可能延伸到手臂)
2)手握力減弱
3)魚際肌萎縮
4)斐倫式測試(Phalen’s Test)
• 維持圖3中動作1分鐘
陽性:在圖1的位置出現麻痺
陰性:>3 分鐘沒有任何症狀 (痛/麻痺)
5)德爾坎測試(Durkan’s test)
• 按壓圖4中的位置30秒
陽性:在圖1的位置出現麻痺
陰性:沒有任何症狀(痛/麻痺)
4招防治滑鼠手
1)患者可自行進行工作間調整,主要目的是避免手腕長時間屈曲或延伸,並且減輕腕管壓力。例如調低鍵盤高度、傾斜鍵盤高度至平放或負角度、使用手托、使用較薄的鍵盤或使用分體式鍵盤。
2)屈腕肌伸展運動
維持30秒為1次,重複3-5次為1組,每天做3組
3)神經滑動運動
1. 手握拳頭,面向拇指
2. 將手指和拇指伸直
3. 將手腕向後屈曲
4. 拇指打開,指向自己
5. 將掌心轉向自己
6. 用另一隻手作輔助,將拇指向下壓
每個動作維持7秒,整套動作重複5次,每日做3組
4)肌腱滑動運動
1. 伸直手指
2. 屈曲第一節手指關節,其他關節保持伸直,形成90度
3. 屈曲第一、二節關節,保持其他關節伸直
4. 屈曲第二、三節關節,保持其他關節伸直
5. 握實拳頭,屈曲所有手指關節
每個動作維持7秒,整套動作重複5次,每日做3組
註冊物理治療師蘇雅賢 (Anson)
運動示範:物理治療學生李志軒及馬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