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常將「減肥」掛在嘴邊,早前有外形苗條的網紅便稱自己有「港女肥」,指以體脂儀測試時發現體內脂肪很高,估計是因長期食太少、身體需燃燒肌肉補給所致,故需積極減重增肌。有學者表示,肌肉是身體的「最後底綫」,即使長期節食亦難以只減肌不減脂,更擔心其他外形瘦削的女士有樣學樣,終因減肥過度誘發厭食症等其他疾病。
時下不少女性常嚷着要減肥,生怕連呼吸都會變胖。該名外形苗條的女網絡紅人便在社交網站說,自己身材及四肢雖看似纖瘦,但早前在健身房以體脂儀測試時,卻發現體內脂肪高達32.7%,聲稱當中屬「港女肥」徵狀,並估計是因過往長期進食太少食物,令身體需燃燒肌肉補給所致,故未來需積極減重增肌。
長期節食會先消脂 不可能只減肌
減肥反變肥,相信相關結果或讓不少愛美之人譁然,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副教授雷雄德看過其照片後,就直斥「港女肥」的說法毫無根據。雷稱,一般正常女性合理體脂比例約維持於23%至25%,一旦超過30%已達至癡肥,目測該名網紅體重正常甚至偏瘦,絕對不可能有此體脂比例。
他續稱,肌肉是身體的「最後底綫」,即使在長期節食、甚至絕食下,也只能先消耗體內脂肪及水份,並於「減無可減」後才會轉為燃燒肌肉;又笑言若真如該網紅所言,因節食致身體需燃燒肌肉補給,相信她早已營養不良致無法站立活動,並會像非洲饑民般骨瘦如柴,肚子也會變得圓鼓鼓。
體脂儀有誤差 易受體內水份影響
雷指出,坊間的體脂儀大多需透過微量電流,以推算身體脂肪比例,往往容易受體內水份影響,出現3%至5%的誤差,舉例如果同一個人於睡前未有飲水,翌日醒來便隨時高出2%至3%脂肪,估計涉事網紅只是長期飲水不足致身體缺水,令儀器因此出現偏差。
他又留意到,近年過度減肥文化熱烈,愈來愈多身形瘦削的女性聲稱自己需減肥,他更曾在一年的選美比賽中,發現全數入圍參加者的身高體重指數(BMI)均不足18,即全屬過瘦,擔心相關風氣或令更多女士有樣學樣,強迫自己節食減重,最終釀成憂鬱症、厭食症等精神疾病。他強調,每個人的高矮肥瘦各有差異,難以倒模成一模一樣,籲大眾按BMI計算體重是否超標。」
記者︰石嘉盈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