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仔

發佈時間: 2019/04/04

清明仔

明天清明節,每年春秋二祭掃墓,連農曆年大家都過得幾乎閒過立秋的今時今日,竟然仍有相當市場。節前兩個星期、節後起碼一個星期的周末,當然還有清明正日,上祖先、親友墳掃墓的景象,絡繹不絕,交通阻塞。

一般子女都趁節日假期出門玩樂,求他們回家跟父母拜年、吃頓年飯,難於登天。出乎意料,真箇「留番拜山先傾」?雖然掃墓祭品豐儉由人,放眼望去,燒豬、乳豬、拜山白斬雞、水果或基本的鮮花都不會少。新界圍村人白豬幾隻、燒豬幾隻,甚或百盆計的盆菜景象一點沒變。可曾看過羅啟銳編劇、張婉婷導演、周潤發與鄭裕玲主演的《我愛扭紋柴》?以合族村童為學生主要來源的村校,每逢春秋二祭,拜祭輩份高的祖先那天,學校還須放假讓路,方便幾乎過半學生拜山去。

我家大姐不辭手作勞苦,每到祭祀祖父母、父母的清明正日之前,還會依照母親在世時習俗製作白色茶果、黑色清明仔。茶果種類繁多,清明仔亦屬茶果的一種。日本人叫茶果作菓子,外人的我們珍而重之尊稱「和菓子」;不宜多吃,在日本一般商號買到,以糖精製作為主,吃過兩、三個,口舌漸麻。

我們家過去應節,一般都會製作合家喜歡的茶果,內容為綠豆蓉、煎香臘腸、香脆花生碎粒、香蔥,包在白麵粉皮內,置新鮮蕉葉,新蒸出來白白果子以綠葉襯托,一吃五、六個。冬天蘿蔔爽、脆、甜,媽媽還會用來做甜茶果。清明仔的黑來自雞屎藤--江浙一帶清明期間用艾葉,製艾糰(丸、糍粑)--加入香脆花生碎粒、麵粉與水搓出丸子,置金剛葉或蕉葉上蒸熟,看來「黑古勒特」,入口富嚼勁,香滑綿綿。

(本欄逢周三至四刊登)

撰文: 鄧達智 遊山玩水See The World
欄名: I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