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溝通接觸,如有口氣令人尷尬,除不少牙科或口腔問題會引致口氣,假如身體出現毛病,原來都會形成口氣致「口氣逼人」;俗語雖說「食得是福」,有中醫則指如食得太多,卻亦隨時會由「有口福」變成有口氣,必須留意。
都市人受口氣問題困擾甚普遍,註冊中醫師錢穎儀表示,中醫認為有口氣除了牙科問題,或與腑臟積熱、濕熱、食積(即消化不良)及痰濁較多有關;其中如臟腑積熱、濕熱是與關乎胃部,因飲食方面如常食辛辣、油膩和熱氣食物,體內便易有積熱;倘再嗜凍飲和冷凍食物,便會令腸胃的消化力減弱,交雜而成就會成為濕熱和痰濁,因而形成口氣。
中醫:常捱夜也導致
錢醫師續稱,若進食過量,惟本身卻脾虛或食物難消化,肚子便容易脹滿並有「噯氣」;而食太多或亦會引起大便不暢順,然而不論便秘或肚瀉,都會引致有口氣,「另外,患感冒時因會較多痰,當有濃痰,鼻、喉的分泌物增加,特別是久咳未癒亦更易有口氣,這情況就是與肺部出問題有關。」
她稱,從臨床所見,有口氣一般以青年和中年人較多,估計與他們的飲食習慣和作息有關,「捱夜易有虛火,因熱氣會上升便較易有口氣;在氣味方面,因濕熱形成的口氣味會較重,帶有腐臭味;而寒痰則帶腥味,這方面一般人未必知道,但中醫亦會參考氣味的不同用以辨證。」
腸胃及肝臟專科醫生蕭嘉輝則表示,有口氣最常見原因是由於口腔疾病,如齲齒,牙齦感染;而胃腸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腸梗阻或腸瘺,以及肝硬化、腎衰竭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及系統性疾病,有時也會引起口臭。
西醫:9成源於口腔疾病
不過,蕭醫生指,超過90%口臭是口腔問題引起,故此如受口臭困擾應先看牙醫,當發現非因口腔疾病引起,就應找有關的專科醫生求診,以找出病源對症下藥根治。
錢醫師亦指要處理口氣問題,應要先找出問題所在,如是因胃部或排便或消化不良問題引起,中醫會根據求診者體質和病況開藥治理,而病人亦應在飲食上有所節制,例如戒食油膩食物和凍飲等,加上配合中藥醫治;在一般情況下,最快一至兩星期口氣問題會見有改善。
記者︰蔡淑儀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