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加上今個周末天公造美,大致多雲,短暫時間有陽光,實屬郊遊行山的好日子。或許大部份人都有一段時間沒有行山遠足,剛踏入秋季,不妨先由難度較低的路線開始,讓身體適應一下,為下星期的重陽節登高來一個熱身準備。今日就介紹一個簡單又老少咸宜的郊遊地點——鴨洲。
鴨洲的3大亮點
鴨洲是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海岸對出,位於吉澳島和沙頭角之間的一個小島,由北面觀看,其形狀就像一隻俯伏在海面的鴨子,因此稱為鴨洲。此小島卻擁有3大特別之處,一、鴨洲面積僅0.04平方公里,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也是香港最小而有人居住的的離島;二、擁有香港罕見的岩石——褐紅色角礫岩;三、擁有香港唯一可近距離觀賞的海蝕拱,亦被譽為香港自然奇觀之一,故即使此島細小且交通不太方便,然而卻十分值得一去的地方。
1小時遠足遊遍整個鴨洲
建議落船後,可先到鴨洲故事館,為保育並宣揚鴨洲珍貴的自然與文化遺產,村民、漁農自然護理署、獅子會自然教育基金三方協力合作,於2017年啟動建設鴨洲故事館的計劃,並於今年4月正式開放,館內展示了蜑家文化及遺產,以及昔日鴨洲的聚落和生活方式,了解香港的歷史。
離開鴨洲故事館後,可返回岸邊並沿海岸行走,觀賞沿岸的小漁村,之後可以逆時針方向,沿鴨洲岸邊繼續前行,便會來到貝殼灘。香港大部份沙灘都由細沙構成,而鴨洲的海灣則由大量貝殼堆積而成,形成有趣的畫面。一路再走下去就會去到斷裂帶,又稱為鴨頸,是岩石嚴重破碎,易於風化侵蝕,形成一道狹溝,是香港難得一見的景象。
再沿岸邊走下去會去到鴨洲北端,是實地研究褐紅色角礫岩的理想地點,此外,更可走到旁邊觀賞海蝕拱以及海蝕平台。角礫岩於香港十分罕見,只可在鴨洲、吉澳和附近島嶼找到,是其中一種沉積岩,鴨洲角礫岩所呈現的獨特褐紅色,源自沉積岩中的氧化鐵。位處於鴨頭的海蝕拱名為「鴨眼」,是著名的地質景點,高2米,闊10米,是經歷約8,000年海蝕作用而產生的地貌特徵。而最後一個海蝕平台是由於海岸潮間帶的岩石長期遭受海浪侵蝕,岩石崩落後被海浪搬離,最終形成海蝕崖和平台狀地形,稱為海蝕平台。
路線簡介:
鴨洲故事館-->岸邊小漁村-->貝殼灘-->斷裂帶「鴨頸」-->褐紅色角礫岩-->海蝕拱「鴨眼」-->海蝕平台
來回1公里,約1小時,未包括攝影時間。
鴨洲故事館
開放時間: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農曆年初一至初三除外) 10:00至16:00
地址:鴨洲73號
交通:
暫只有2個方法讓公眾人士往鴨洲,包括乘搭於星期六、星期日和公眾假期行駛往返馬料水至吉澳與鴨洲的渡輪,以及參加地質導賞團。
前往馬料水方法:
市民可乘港鐵東鐵線於大學站下車,由B出口出閘,步行約15分鐘至馬料水三號梯台。
渡輪詳情:
星期六、星期日和公眾假期行駛往返馬料水至吉澳與鴨洲的渡輪暫只有一日一班次,市民乘搭渡輪時會途經吉澳再前往鴨洲,故往鴨洲人士可順道遊覽一下吉澳。
渡輪營辦商:聲威實業有限公司
服務時間:逢星期六、星期日和公眾假期
船費:來回套票港幣90元
船票查詢及預訂:2555 9269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estsonicsingwai/
(所有資料以營辦商公佈為準,請留意渡輪航班資料以計劃行程。)
圖片: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及漁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