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哥維亞水道橋

發佈時間: 2018/07/06

塞哥維亞水道橋

從小就很喜歡看羅馬帝國的神話故事,古羅馬人不但驍勇善戰,更擅長建築工事。而我相信,正正是這原因,令我喜歡上建築這種美學。

古羅馬建築對後世的西方建築有着深遠影響,劇場、水道、神廟與公共浴池都是經典。羅馬帝國最強大的時候,版圖覆蓋歐洲、非洲北部、希臘與地中海兩岸及英國。經歷2,000年的歷史見證,古羅馬偉大的建築至今仍很完整的保留下來。當中屹立在西班牙古城塞哥維亞的輸水道遺迹,更被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

塞哥維亞離馬德里不遠,自由行的旅客可以坐巴士前來,車程約一小時15分鐘。到達古城第一眼的驚艷,當然是塞哥維亞的城徽象徵︰輸水道。

由於輸水道的外形太像一條橋,很多旅遊人士就直接把它當成一座「橋」。不設行人通道的「水道橋」建於公元前一世紀,是一條分有167座拱門、兩層設計、長728公尺、高28.9公尺的巨型花崗岩建築。

羅馬人修建引水渠,將活水引進古城,便民以外,更代表了安定發展的開始。可以想像,能夠作為一個時代的象徵,塞哥維亞的興盛期是多麼的強大。從軍事擴張與守衞疆土去看,引水渠的應用大大提升了食用水品質與便利性。有了穩定的水源,便解決了地勢險要而水源不足的問題,就更能輕鬆面對戰爭,水道橋自然就成為古羅馬人當中的一道用兵之法。

水道橋是塞哥維亞最熱門的一個照片打卡點,而另一個熱門就是當地有名的燒豬仔。走在老城區的石板路上,差不多每一個旅客都會來吃燒乳豬。一個簡單的古城一日遊,看看古迹,吃吃喝喝就過了!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紀曉華 設計顧問、美食旅遊家,旅遊節目《紀好世界》主持。
欄名: 旅遊K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