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襲路

發佈時間: 2017/11/27

空襲路

要解讀巴黎,就要從19世紀末的美好時代開始。要解讀塞爾維亞,就要從1999年那場空襲開始。

首都貝爾格萊德最主要的大街叫米洛什大公街Kneza Milosa,街上的年輕大學生們,一手捧可口可樂,一手持iPhone聽歌,春風滿面地搖頭晃腦,怎麼看也不像和美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這條街的花名叫「空襲街」,還有幾幢1999年被美軍炸爛的政府大樓,搖搖欲墜。有的危樓上面掛了一張電腦噴畫,一個身穿塞爾維亞軍裝的敬禮女兵,橫眉怒目,望向眾生。

政府總部門口掛了幾千名頭像相片,都是空襲死者。我想起了紐約的911紀念碑,雖然這個噴畫在風中飄搖,簡陋很多。但塞爾維亞人心中還是忿忿不平,捍衞國家統一,卻換來被外國軍機轟炸了78天。

「我們已經做好準備,捍衞自己的領土完整,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一部分。」米洛舍維奇發表了演說。科索沃國土的確在傳統歷史上屬於塞爾維亞,但現在主要人口已經變成阿爾巴尼亞人。是虛無縹緲的國家統一重要?還是人民利益重要?很明顯,西方價值觀的人權重要過國家利益,所以美國和北約支持科索沃獨立。與普世價值對着幹的塞爾維亞,不惜以人命換土地,換來的不只是空襲後市容重回「石器時代」,戰後的國際形象更加插底,從此塞爾維亞等同邪惡。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項明生 智傲集團CEO, 旅遊作家
欄名: 明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