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禮應如儀

發佈時間: 2017/06/07

我一直以為「行禮如儀」這句話是說行禮的時候必須遵守恰當的儀式(「如」字有按照之意)。近年我才知道它還可以作為貶義用,指行禮的人只有外在形式而無內在感情。維園六四集會,近年常被一些人說它總是默哀、唱歌、喊口號、點蠟燭那一套,是為「行禮如儀」。今年中大學生會出聲明表示不再參加維園六四集會,竟也以此作為其中一個理由。

出聲明的學生中文原來不好。其實就算是貶意的「行禮如儀」,也只是從反面指出行禮有外在形式(儀)的同時,也要有內在感情(禮),並無「因此就不應該有形式」的意思。且不說去維園的人並非只有形式沒有感情,就算有人「行禮如儀」,也應該是提醒他教育他,使他有禮有儀,而不是自己連禮儀都扔掉時,還要別人也一起丟掉。「阿媽,你睇阿哥佢拜阿爸山時行禮如儀喎,咁我以後都唔拜山囉,你都唔應該再拜啦。」

維園六四集會每年的確總是默哀、唱歌、喊口號、點蠟燭那一套,但「總是那一套」正正就是禮儀的性質。禮儀就是要以固定的形式讓人可以恰當地表達及反覆強化內心的感情,不為新奇好玩。「阿媽,年年拜山都係跪拜嗰一套,不如今年改為喺阿爸墳前打空翻,出年做平板支撑囉?」

用「行禮如儀」來反對維園六四集會,政治智商不敢說,中文水平肯定很低。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陳葒 慈善教育機構「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前中學校長‧青少年及兒童文學作家
欄名: 道是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