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假如按揭利率加三厘

發佈時間: 2013/05/07

昨日談到,雖然政府出了雙辣招,但樓價只是溫和下跌了一些,令許多尚未上車的姊妹們很失望。但我自己的看法是,中短期來說,樓價向下的機會始終高一些,因為利率是另一個影響樓價的關鍵因素。

我最近整理了一些舊報紙,那都是97年時的資料。我相信,如果是30歲左右的姊妹,對當時的利率水平應該很模糊了,因為妳們當時只有約14至15歲,而且,如果妳沒有自己存款在銀行,又或者沒有買樓的話,對利率這回事是不會深刻的!

不要被低息環境迷惑

這幾年,尤其是金融海嘯後,香港,以至主要發達國家都以寬鬆的貨幣政策去刺激經濟;美國和日本更加因為利息已經減無可減,再出動埋所謂「量化寬鬆」這一招,即是直接向銀行體系注入資金。

由於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跟美元以一兌7.8港元掛鈎),利率不可以偏離美國,所以,香港的利率很大程度上是跟美國走(如果美國經濟差,要減息,就算香港經濟暢旺,也只能夠跟隨減息),結果導致這幾年香港也處於極度低息的環境。

我恐怕,姊妹們被現在的低息環境迷惑了,以為這樣的利率水平是理所當然的。我可以告訴大家,97年8月時,香港的紅簿仔利率大約5%,而三個月的定期存款則大約有6%至7%,跟現在相比,大家是否真的「不甘心」呢!

千萬不要這樣想,因為針無兩頭利,存款利息高,貸款的利息當然也不會低呀!原來,當時的樓宇按揭利率大約是9%至9.5%左右!是否很嚇人呢!

為自己做壓力測試

如果現時正在供樓的姊妹們應該知道,現時我們的按揭利率只不過2.5%左右(97年時銀行的按揭利率是P加,而不是P減,P是Prime Rate,即最優惠利率)。如果妳在早一兩年用拆息計的利率造按揭,現在按揭利息更是1%左右。

低息造就很多人的負擔能力顯著增加,間接刺激樓市向上,但萬一利率掉頭回升(金管局的官員一兩年前已經不斷警告我們,利率不可能永遠這樣低,大家買樓時必須考慮到負擔能力),那就變成增加我們的供樓負擔。

現在距離加息的日子還有多遠,我不敢妄下判語,但美國經濟已經穩步復甦,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因此,我想提醒一下最近一年上車的姊妹,或者按捺不住,準備在短期內上車的姊妹,妳要為自己做一些壓力測試(金融海嘯後,監管機構都要求銀行做壓力測試,假設利率上調某個百分比,會對自己的資產負債造成甚麼影響)。我會建議妳們假設利率上升3%,妳的還款能力將會如何?

姊妹們,妳知道如果銀行真的在一兩年間,將按揭利率加3%,妳的供款要增加多少嗎?今時今日要計這個很簡單了,很多銀行的網頁都有提供,又或者下載一些apps就可以計到。

大家不用計了,我開估。假設妳原來的貸款額是300萬,還款期20年,每加1%的利息,妳便會增加1,500元左右的供款。如果合共加3%,妳的負擔便會增加4,500元,這是妳可以負擔的嗎?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