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港人才缺乏

發佈時間: 2017/03/27

林鄭月娥當選下任行政長官,並無懸念。然而,未來五年,不論對她或是對香港人而言,都會是艱難的五年。

政治議題如何疏理,是一大困難;但除此以外,日常的管治也毫不容易,因為香港缺乏執行管治任務的接班人。

當年董建華認為沒有管治人才,所以推行問責制,以政治委任的方式聘任局長及司長,後來還加了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目的之一是訓練這批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在日後接任。可是,經過這許多年,政治任命的局長中,一大部分聲望不高;至於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不少更無人認職,更有中途離任的,完全不能達到培訓繼任人的目的。

最後,一些局長及司長仍是從傳統的政務職系那裏找尋。今屆特首參選人中,林鄭、曾俊華及葉劉均來自政務職系,可見一斑。可是,政務職系供應的人才,也似乎無以為繼,除了零星一、兩人外,似乎看不見較青年一批的政務主任會過檔出任問責制官員。

至於立法會議員,本來是很好的政治訓練場,但建制派議員又似乎未成大任;而非建制派議員,又礙於政治原因而未能改任執政官員。

此外,過去採用的政治吸納方式,即首先委任有能者擔任諮詢或監察委員會成員,經過磨練後再委以更重的行政任務,到了梁特首手上卻變成了政治酬庸及霸地盤,把沒有真才實學的支持者安排在這些委員會內,不單無法完成政治吸納,更賠上了這些組織(例如是監警會)的公信力。

如果林鄭不在治港人才培養的事情上撥亂反正,五年後的情況將會更可悲,到時香港可真會被「陰乾」了。(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鄧偉棕 畢業於中大社會系,執業律師,佔中運動支持者。
欄名: 後佔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