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易借未必易還

發佈時間: 2013/10/11

連續幾日談到破產和信貸紀錄的課題,本來想轉轉口味,但昨日看到一項信用卡調查的報道,又有一點感慨,所以想再跟姊妹們分享一下借錢的問題,也順道作一小結。

有個貸款廣告的口號是「易借易還」,但正如我早前引述一位城中富豪當年常掛在口邊的說話,就是「借錢容易還錢難」,那麼,到底還錢是否容易呢?

逾期還款 息逾47%

根據該項調查,港人平均每月信用卡消費有上升趨勢,金額由2009年的5,530元按年上升,到今年達到7,070元。雖然受訪者的持卡量減少了,但最高卡數結欠卻按年上升約8%,達到8.26萬元,當中更有受訪者曾欠下120萬元。受訪者平均需時23個月才還清卡數,最極端者更需13年才還清卡數,較去年的同類調查多近三年。

面對龐大的卡數問題,逾七成受訪者仍表示,會以信用卡和相關工具冚卡數,包括信用卡現金透支、現金套現計劃及卡冚卡。如果未能一筆過還清卡數,有25%受訪者會選擇還最低還款額,即俗稱還Min Pay,但信用卡利息高昂。

根據消委會早前一項調查,現金透支的實際年利率最高達37.14%,逾期還款利率更高達47.36%,實在是「洪水猛獸」。

早前我提過,現時市面上有兩類財務公司可以透過結餘轉戶,即是以一筆過的私人貸款去冚信用卡的貸款。如果從息率的角度考慮,當然是銀行旗下的財務公司比較低,現時大約介乎6%至8%的實際年利率,但這類財務公司受金管局監管,審批條件始終較嚴謹,如果借錢去shopping,它們肯定不會借給妳,而且也會考慮妳的信貸紀錄,以及還款能力,所以,有時是想借也未必借到。

私貸甩卡數 成功僅兩成

至於根據放債人條例下成立的財務公司,借錢的門檻無疑較低,但利率也較高。我參考過幾家公司的資料,它們的實際年利率大約比信用卡低一半左右,即仍然要15%至20%左右,其實仍然很貴!當然,這始終有一個還款年期,總好過無了期的只還Min Pay,終身陷入債務危機當中。

報道提到一位業內人士講述的一個個案,有位客戶曾借30萬元冚卡數,起初他確實按時還款,幾乎還清欠款,誰不知他心癮又起,再度碌爆卡去消費,結果又要重新借私貸冚卡數!該位業內人士指出,10年前,大約五成人能透過借私人貸款成功「搣甩」卡數,但時至今日,這個比例已大降至最多兩成。

有人批評金融機構濫發信用卡,令到不少消費者很容易借到錢(信用卡透支或套現計劃),是導致很多人債台高築的原因。我又不會這樣看,因為信用卡本身確實有它的好處,只不過,我們不恰當使用才導致這些惡果。去年我在本欄寫過一篇題為《借錢前,停一停,計一計》的文章,當中指出了,私人貸款或信用卡貸款的每月平息,大家要記住一條簡單的公式,就是將月平息乘以12,再乘以1.9這個固定系數,就大致可以計到實際年利率。計算過後,妳才決定是否去借吧!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