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式最幸福

發佈時間: 2013/12/20

無時無刻,一年四季,晴天陰霾,我遇上的印度人總是笑容可掬。快樂的沸點總是那麼低,樂觀總是那麼廉價,幸運女神與全民同駐,無論是垃圾場的窮人小孩還是大酒店出入的有錢人、流浪四方的赤腳修行者還是IT企業白領,每個印度人都堅定不移、大無畏地宣稱:「我的來世,一定更好!」

雖然印度大部分人口是貧窮低賤的吠舍、首陀羅種姓,但這並不重要。來世,我可能會成為高貴的婆羅門、顯赫的剎帝利。為甚麼?

因為輪迴轉世這概念並非佛祖所創或專有,佛教之前的婆羅門教、同期的耆那教、後期的印度教,均建構在「來世」的理論基礎上,印度幾乎所有宗教都宣稱可以經過該宗教的方法,達到一個更美好的來世。

世界萬物皆心造,今生的一切皆是夢幻泡影,物質享受更受人鄙視,精神世界才是人人追求的。通過各種宗教的修行,這個世界上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於是成功自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項調查更顯示九成以上印度人表示:「來生願做印度人。」這對經濟騰飛但爭相移民的中國人來說,實在難以理解。

印度人活在宗教之中,所有辦公室、的士、家居、商店,均貼滿了濕婆像、象頭神。收了錢的小販,親吻紙幣,感謝神恩。寶來塢的電影情節、年輕人的手機鈴聲、唱的卡拉OK,也在宣揚教義。心靈的富足,遠遠超越了這個次大陸的物質文明。

撰文: 項明生 智傲集團CEO, 旅遊作家
欄名: 明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