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的由來

發佈時間: 2017/03/20

克拉的由來

坐 Croisi-Europe到克羅地亞Hvar島,沿海邊走去方濟各修道院。這裏的海水清澈見底,很多人在石灘上曬太陽。修道院建於15世紀,門口有聖人St Francis de Asisi合掌向教堂跪下的銅像,動作令我想起秦檜跪像,真大不敬。

船友中有一行人來自第三世代大學(請參照2月27日本欄)。這些公公婆婆求知若渴,也不吝分享人生經驗。修道院園中有很多貌似野草的植物,對植物學素有研究的Alice婆婆說︰「這草叫Caper,果實醃製後可入饌,平時你吃煙三文魚上面的酸豆就是這草的果實。牆邊那蔓藤叫Carob,其果實小如米粒而且異常均勻,可入朱古力,一粒就是一克拉。這就是珠寶的度量衡Carat(克拉)的來歷。」

修道院最著名的就是來自威尼斯的《最後的晚餐》,因為油畫太長但牆太短,當年修道士削足適履,剪去油畫最右邊,所以不知道是誰畫的。誰是猶大?這是此畫的謎語。「他是最前面腳踝扭曲的人,因為作賊心虛,準備逃跑!」第三世代大學另一歷史學家Kelly教我欣賞名畫。

英文有句話叫Old but gold,中文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旅途有這些睿智老人同行,我願永不停歇,終生遊學。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項明生 智傲集團CEO, 旅遊作家
欄名: 明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