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供股本是平常事

發佈時間: 2014/03/17

可能是受到傳媒的負面報道影響,對於一些初入股場的投資者來說,一聽到上市公司要供股,就怕得要死。無他,因為供股對小股民的即時影響,就是要掏腰包出來參與,而且,供股公司的股價一般都會下跌。

上周五,新世界發展(00017)突然宣布,以三供一方式,每股6.2元,供股集資133億元,供股價較新世界發展停牌前折讓36%。這是近年本地藍籌股較大規模的「抽水」行動。

我有位九十後的姊妹Cissy打電話來跟我討論,到底上市公司供股是否壞事,她應否供股。我也趁這個機會,向她灌輸一些正確的投資觀念。

集資好與壞 視乎股東目的

「Cissy,過去有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透過大比例和大折讓供股,例如一股供十股,以及原本股價是1元,卻以0.1元的低價供股等等,以達到一些個人目的,例如鞏固自己的控股權等等(主要是博其他股東沒有能力供股,股權便會被攤薄,因為以大折讓的價格供股,除權後本來的股票價格會低很多。如果其餘股東不按比例供股,權益便會被大幅攤薄),才令到供股變成可怕的事。」我向Cissy解釋為甚麼小股民會對供股有壞印象。

「那麼,為甚麼上市公司公布供股後,股價往往會下跌呢?」

「正如我所說,因為很多投資者都認定,上市公司供股都不是好事,加上未必每位投資者都想參與;又或者,有些專業投資者,知道未來會有大折讓的股票可以買,便會搶先在高位沽出該股票,再透過買入供股權,以低價買回,所以,宣布供股的公司,股價往往會即時下跌。」

「然則,供股其實是甚麼一回事呢?」

「供股本身是一件非常中性的事情,是股東按持股比例有權購入公司新發行的股票,這其實是較配股公平的,因為配股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參與。不過,供股好壞最終視乎公司(大部分情況下是大股東的決定)的目的。我剛才提到有些大股東提出供股的目的是『增加營運資金』,其實等於沒有任何用途,背後只是想鞏固自己的控股權,這種供股自然差勁。但如果供股集資,主要是作一些有意義的投資或收購,長遠對公司和股東都會有利。」

可作補充資本 或開拓業務

「但新世界這次供股,好像等於叫股東『夾錢』私有化另一家同系的公司新世界中國(00917),這是不是玩財技呢?」Cissy雖然初入股場,對股票一知半解,但她很好學,經常留意財經消息,尤其是自己有買的公司。

「這個很難說,如果撇開大家是同系公司這個特殊關係,新世界這次供股集資,等於用來收購新世界中國這家公司。如果妳看好新世界中國,也是值得的,總好過一些公司供股集資,目的只為鞏固大股東的控制權。」

「呀,雖然我剛剛學人投資,但也記得滙豐(00005)於2009年時要股東供股,她們好像是要補充資本呢!」

「Cissy,妳的記性很好。金融海嘯後,很多大型銀行都出現重大虧損,為了補充資金,有些被迫向股東『伸手』,即是大家再夾錢,增加公司的實力。滙豐那次供股其實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但公司上了市,最大好處就是集資方便,滙豐也是充分利用了上市的優勢。事實上,如果妳是股東,又有供股,現在應該賺了錢呢!考考你,妳記得滙豐的供股價是多少嗎?」

「嗯,這個記不起了,因為我沒有買滙豐呢!」

「我告訴妳,滙豐的供股價是28元,經過幾番起落,上周五,滙豐的股價還有77.7元呢!如果投資者選擇供股,至少供股的部分是賺錢的!」

「但新世界這次供股又如何呢?我應否供股呢?」Cissy仍然拿不定主意。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