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保本與非保本掛鈎存款

發佈時間: 2014/03/11

前兩日提到,我的姊妹Fion在銀行做了一份15萬元的人民幣掛鈎存款,而這筆存款是保本的,但她回心一諗,其實自己也不介意買入人民幣,因為中長綫而言,她仍是看好人民幣的。所以,她問我,到底應該做保本的掛鈎存款,還是不保本的呢?

「妳應該做保本的掛鈎存款,還是不保本的掛鈎存款,主要取決於兩點,一是妳的風險承受能力。正如我所說,如果是不保本的話,妳是有機會接貨的。要接貨,自然是該外幣的匯價已經跌低於最初的議定價格,而且,理論上還可以再跌,因此,妳的風險可以是很大的;而第二點自然是妳是否想買入該外幣。如果想,下一步便考慮風險;如果根本不想,就不應該做不保本的存款了!」

保本掛鈎存款 博高息

「嗯,這個明白的,那麼,不保本的掛鈎存款,背後的『結構』跟保本存款有甚麼分別呢?」Fion對於投資是很有求知慾的。

「好的,我告訴妳!早前我說,保本的掛鈎存款背後等於妳向一位交易對手買入了一份認購期權(對手沽給妳)。妳要記住,買入認購期權,萬一看錯了,妳的最大風險就是輸掉期權金,但卻有機會賺無限回報。只不過,零售銀行出售的掛鈎存款修改了期權的部分條款,所以,妳才不能賺盡該外幣的升浪,但為甚麼是保本呢,因為妳只是拿了妳的利息去『博一博』。博輸了,大不了就是不要利息,但博對了,便可以賺到所謂『高息』。好了,如果妳做不保本的掛鈎存款,情況又如何呢?其實,這就等於妳沽出了一份認沽期權予交易對手。」

「沽出認沽期權?哇,好複雜!即是代表甚麼呢?」Fion搶着說。

「嗯,這樣吧,妳先記住,認購等於看好,認沽等於看淡。如果沽出認沽,正所謂負負得正,即是也等於看好,但其實是有限度地看好(買入認購是十分看好),而跟買入認購的最大分別是,沽出認沽期權,等於交易對手向妳買了一份認沽期權,他是要向妳付出期權金的。」

「咦,即是等於我做保本掛鈎存款時,向對手買入認購期權,所以我要付期權金,只不過,銀行用了我的一年人民幣存款利息去交付,不用我再額外付,對嗎?」

非保本如沽出認沽期權

「完全對!好了,妳可以想像,妳的對手其實是從妳手上買入了一份認沽期權,即是他看淡該外幣,萬一到期日時,該外幣真的跌穿協議好的行使價,他便會以該行使價向妳沽出該外幣,這時妳便要接貨了!」

「正如妳所說,接了貨之後,我便要繼續冒該外幣下跌的風險?」Fion很聰明,完全掌握我的意思。

「對呀!」

「但該外幣也可以回升呀!」

「也對呀!所以,我不是問妳,妳是否想買入人民幣嗎?如果是的話,即是妳長綫看好,妳確實可以考慮做不保本的掛鈎存款,因為那個行使價,其實已經比市價低一點!」

「甚麼意思?」

「嗯,即是妳做不保本的掛鈎時,妳的接貨價(行使價)一定是低於當時的市價的。換句話說,如果妳做不保本的掛鈎,已經比妳直接在當時買入該外幣,風險低了一些!還有一點要補充的,在銀行做的不保本掛鈎存款,妳一方面可以收取對手的期權金,另方面也可以賺到該外幣的存款利息,只不過,銀行普遍會以一個所謂『高息』包裝起來!」

「嗯,多謝妳,我大致明白了,但需要時間消化一下呢!」

「明白的!」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