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花生

發佈時間: 2014/04/15

議員們的上海之行也像一面照妖鏡,你若剝住花生當戲睇,必可整理出一個端倪。

有人由始至終都是一個插科打諢的專家,事先張揚,明知故犯,刻意製造事端,讓自己光榮縮沙的意圖明顯不過。

像一個壞孩子,最早話參加的是他,最早借故退出的又是他,永遠快人一步,早着先機;而且規劃有序,部署妥當,一如平日行徑,總能成功爭取曝光,擺完姿態便鳴金收兵。你別說,因行事每每有迹可尋,其實不算難應付,是一個相對「受歡迎」的反對派。

另外兩位臨時退出的政客,退出的理由異常牽強,近乎不知所云,但卻偏偏擺出一副義正辭嚴的姿態來唬人。

其實事情那有這般複雜,如果一副心思真的放在要解決的事情上,目標清晰,思維根本可以是很直綫的,見就見,把自己的想法老老實實向對方說一遍,如果對方不接受,見完一樣可以各自表述。

但連見不見都三心兩意、進退失據,可見當事人有太多個人考慮,也就是過分「錫身」,把個人榮辱、得失看得太重,反而把關鍵事情的成敗擱在一邊。

請告訴我這位看戲的人,這還能算是有理想的政治領袖嗎?

(本欄逢周二、四刊登)

撰文: 姚鈴 心繫時事,愛恨分明的企業女高層
欄名: 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