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提到,近期有兩隻較特別的股份受到市場追捧,那就是南方A50(2822,下稱2822)和安碩A50(2823,下稱2823)這兩隻A股ETF(Exchange Traded Funds)。
明顯地,這兩隻A股ETF受到追捧,是跟滬港通有關的,因為滬港通本身是雙向的,即是不但內地資金可以來港買股,香港甚至海外資金也可以往內地買股。
無他,因為大家都認為,內地A股實在太低殘了,現在趁着內地經濟回穩,樓市調控措施有望放寬等利好因素刺激下,只要資金來投,內地股市的升幅應該比港股有過之而無不及。
非實物ETF 成本較低
於是,這兩隻同樣是追蹤富時A50中國指數的ETF便成為大家涉足內地股市最簡單的工具。本來,所謂滬港通,就是香港的個人投資者也可以直接投資內地A股,但現實上,小投資者對內地股市不熟悉,基本上不會貿貿然往內地開戶炒A股的,所以,簡簡單單買一隻具代表性的指數便是最佳選擇。這就解釋了為何近期這兩隻A股ETF會大受歡迎!
早前我已經提過,2823一直以來都是最活躍的A股ETF,原因是它的歷史相對悠久,上市至今年剛好10年了。而另一隻近期人氣急升的2822則只有兩年歷史左右。
實物ETF 誤差較少
除了「年紀」之外,昨日已提到,該兩隻A股ETF的最大分別是,2823是「非實物ETF」,即透過持有富時A50指數的衍生工具去追蹤該指數成分股的表現,其中一個好處是成本較低,但理論上誤差較大,兼且會有交易對手風險(所有衍生工具都是零和遊戲,有人贏就有人輸。因此,如果你贏了,你的交易對手賴帳,也賺不了錢,這就是交易風險)。
相反,2822是「實物ETF」,即是透過申請QFII額度,然後直接買入富時A50指數的成分股,以追蹤該指數的表現,市場稱這種策略為「複製策略」。因此,它的誤差會較少,但運作成本較高,尤其是經常有成分股變動的指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投資者如果看好某一隻ETF,一般是可以要求管理人額外發行單位的,這就是市場上常說的「吸資能力」。現階段來說,2822和2823的吸資能力最強。
中資基金比拼外資管理
從投資者的角度,屬於實物ETF的2822始終較穩陣。另外,選擇ETF另一個考慮因素是溢價水平,因為ETF本身的升跌,理論上應該跟足所追蹤指數的資產值變化,但現實上,ETF也會因為短期的供求而有升跌的。如果溢價較高,價格始終會有下調壓力。
整體來說,2823一直有少許溢價,而2822則有輕微折讓,即是2822似乎較吸引。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2822的基金管理人是中資背景的南方東英資產管理公司,而2823則是外資背景的貝萊德資產管理公司。2822比拼2823之餘,也是中資比拼外資呢!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