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星期公布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入圍名單中,除大家熟悉的導演名字,還有不少年輕導演生力軍湧現,反映出香港電影正經歷新舊力量的融合與交替。其中黃進執導的首部長片《一念無名》,先在金馬獎奪兩獎,繼而在金像獎獲八項提名,再次證明《一》片的實力。
《一念無名》是香港電影近年少見的人文關懷題材,圍繞患有躁鬱症的阿東(余文樂飾),一次意外,導致不良於行的母親(金燕玲飾)死亡。從前離家不顧的父親大海(曾志偉飾)接阿東回家,重新建立彼此的關係,一起開展新生活。
學習駕馭電影技藝
相對一些新導演自小向着電影夢進發,黃進自言跟電影的緣份有點遲。「我絕對不是從小到大就認定要做導演的人,甚至到我拍《一念無明》之前,也未有這麼大的決心要當導演。」電影觸動黃進的生命,全因他在城大修讀創意媒體學院時的老師譚家明導演。「我原本主修新媒體藝術,因為旁聽了譚家明老師一個學期的編劇課,便轉修電影系。那是一個很重要的啟蒙,電影是一個生活經驗的創造,很接近人的生活經驗,所以能夠那麼打動人。但那是一個抽取、提煉和濃縮了的生活,那個提煉的工夫就是電影,我為這種craftsmanship(技藝)所着迷,我很想學習怎樣去駕馭它,因為它是一門極之龐大又變幻莫測的藝術。」
在譚家明導演的教導下,黃進認清自己跟電影的關係。「他示範了一個有涵養、有視野的人,怎樣駕馭電影這媒介。他時常說︰『你是甚麼人就拍甚麼電影,你的電影就是你個人的性情、價值觀和性格,是沒法騙人,也不能扮的。』所以,做電影就是一種對自己很嚴苛的修煉,我在老師身上看到一種對自己很嚴格的要求,對自己作品和對電影抱着一種很認真和恭敬的態度。」
從傷痛中反思生命
黃進曾經執導過幾部短片,《三月六日》獲得鮮浪潮短片競賽的最佳劇本獎;《Good Take》曾經以合輯的形式在戲院公映;而他為WeChat拍攝的短片《最好的,一直都在》,訴說了家人之間的關愛故事。這些作品全是出自《一念無明》編劇,也就是黃進的「靈魂」兼女友陳楚珩的手筆。跟《一念無明》一樣,題材都圍繞家庭或倫理,當中的人物,也嘗試以正面的方式去修補關係或面對困境。
對於這種理解,黃進回應︰「有些人未必這樣看到,甚至有些人覺得《Good Take》很暗黑,但其實我幾鍾意黑色幽默的東西。我們的創作很大部分都是來自一些負面情緒,那可能是一些糾結或傷害,是一些我們所觀察到,在我們或是其他人身上的一些痛。但我們不是想宣洩,而是面對這問題,了解我們學習到甚麼?」黃進表示,他們正創作新的故事,繼續探索人性和情感的真實。
誰在欺負誰
傳聞說余文樂演繹阿東的角色非常辛苦,拍完電影怕了導演。黃進笑說︰「看完初剪之後,我們大家心情都放鬆了,後製期間,我有些不好意思找他。有人問我,他有沒有欺負我,我事後回想,其實是我在欺負他。因為我們那時真的太辛苦,拍攝16日很短,戲的dynamic又很勁,我因為第一次拍長片,又很執着。可能是我經驗不足,不懂體諒演員的需要。一個演員像是運動員,他有狀態,要熱身,也會消耗,我不能夠只是不停要求,其實要和他一起走。所以,應該是我辛苦了他。」幸好電影備受好評,樂仔更首次提名金像獎影帝,期待他們共同努力,獲得更豐盛的成果。
撰文︰張靛瞳
攝影︰林良明
編輯︰陳禮恒
設計︰李明
欄名: 人物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