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出口術,勸喻Facebook、Twitter、Google等要乖乖幫手杜絕假新聞在網絡廣傳,要幫手過濾,或甚至負責監察新聞真偽。
佢係「空軍一號」你唔係,佢講嘢大家當然要聽,於是各大社交網絡及互聯平台老頂立即跟進,除了設立用戶舉報機制,更會透過人工智能,監察網絡活動,譬如有關某話題的搜尋數量突然大增,有疑似話題新聞爆發前的徵兆,系統便會發出警號。此外,也會增聘人手,擔綱網絡編輯。
此舉表面上好像沒甚麼問題,但卻引起部分新聞從業員間的爭議。問題是,以Fb為例,作為一個本身為用戶純粹提供社交工具,並非內容供應商的網絡平台,當承擔起新聞審查這角色時,除了商業模式馬上變質,更備受爭議的是,由Fb來監審新聞的真偽是否恰當?有關新聞內容的fact-check(事實核查),為甚麼不是由傳媒機構自行負責?
再說,在新聞工作室裏所謂的fact-check,本身不是非黑即白這麼簡單一回事,或是隨便由普通市民舉報就可辨認真偽,豈可草草了事?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的創辦人兼資深新聞工作者Jessica E. Lessin,在《紐約時報》撰文,盡數Fb替新聞真偽審查把關的隱憂。該文作者更指出,作為傳媒機構,每天隨時要處理成千上萬的fact-check,雖然也偶有出錯,但傳媒機構可貴之處,就是其發放新聞消息的可靠性,而並非其可觀性,傳媒人要先自律。
更令人值得憂慮的是,有別於白紙黑字的傳統紙媒,網絡上的內容出錯,網站可於事後神不知鬼不覺地修改,先出文後核查這個風氣,愈來愈普遍。歸根究柢,舉凡任何傳媒機構的責任編輯,斷不能隨便為求第一時間吸引讀者眼球,從而發表捏造或不盡不實的故事。問題是,隨着紙媒的沒落,轉型網絡後的新聞媒體,網絡流量過分依賴像Fb這類的社交網絡,求流量心切,於是往往重Like而不重質。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Rudi 路迪涼
進擊中的社交媒體廣告人
欄名: 進擊中的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