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羊成鮮非必然

發佈時間: 2016/11/25

魚羊成鮮非必然

鮮字是魚加羊,好像魚和羊一起煮就會鮮。但漢字並非這麼簡單,看《說文解字》、《康熙字典》,都沒有提到鮮是魚和羊合烹。「鮮」是一種魚,出貉國。

貉國在哪裏,據考證是在中國東北部,非常寒冷的地方,可能當地有吃生魚的習俗,究竟「鮮」是甚麼魚?還未考證出來。如果貉國位於東北,則估計可能是鱘魚,也可能是大馬哈魚(很接近今天常見的三文魚「鮭」)。

那麼怎形成魚加羊同煮就特別鮮美這種說法?在中國北方,的確有人用羊肉來煮魚,而且味道甚佳。

搭配得當方出美味

幾年前,一次到山西的怡園酒莊試酒,我和廚師們交談甚歡,酒莊附近的維人,擅長製作手抓羊,用的香料分量適當,絕非用盒裝的「十三香」,羊肉細嫩,真可以多吃而不知飽。我問廚師們能否買些生羊腩來煮鯉魚,他們說可以,但平常少弄鯉魚,不知怎樣煮。

我建議他們先把羊腩用薑蔥燒湯,湯不要太多,跟着用少許薑蔥鯉魚兩面煎香,切不可去鱗,灒少許黃酒,然後加入羊腩和湯,燜熟鯉魚,加少許豉油,調味,打芡收汁便可上碟,第一次煮就很成功,廚師們都很驚奇,羊肉和鯉魚同煮竟有此奇味。不過鯉魚刺多,他們不常吃。

有些地方,用鱖(音桂,即桂花魚)魚來代替鯉魚,效果也很不錯,其中一道菜名叫「魚咬羊」,把切細的羊肉釀入鱖魚肚內燜熟,據講也很得味。

上周應邀吃一家很名貴的私房菜,廚師推出一味羊肉蒸方脷,但卻未見佳處。單吃魚,魚味好,但跟碎羊肉卻不很協調。忽然有個想法,羊肉配魚,可能用淡水河鮮較好,海魚卻未必合適。

食物味道的調配是有一些規律的,例如新鮮的生蠔很難配紅酒,但是香港的酥炸生蠔,卻很易配紅酒。另一個例子,一天中午很想吃芫荽皮蛋豆腐芥菜滾魚片湯,廚師說剛有兩尾靚石九公,試試如何?煮出來魚湯沒有甜味,就是不得味。本來石九公滾湯很鮮甜,用豆腐、薯仔、番茄皆好,但原來配芫荽皮蛋豆腐卻變寡味。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劉致新 權威的紅酒評論家、著名品酒家及美食家、《酒經月刊》總編輯,喜歡飲食和學習古老飲食文化。
欄名: 醉飽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