慳,為咗去旅行

發佈時間: 2016/11/08

慳,為咗去旅行

現在追看新聞已經去到一個累的極點,近乎要放棄的狀態。我們都恍如人格分裂,一方面要關心社會、民生、經濟、政治等議題,一方面又對這些事情感到失望,甚至絕望。有人乾脆一概不理,一走了之。這「任性出走」的一群,是非常本土的新興市場需求。

一年多前,開始為Ctrip計劃品牌建立和推廣,當時要平衡兩個很極端的形象--便宜旅遊產品和優質網上服務。這兩樣東西在香港人心目中一向是矛盾的對立觀點,一方面要產品「平」、「靚」、「正」,但在骨子裏又抱着「平嘢無好嘢」的心態。亦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選擇了比較間接但富共鳴感的切入點--自由。當時邀請了社會上的不同階層人士,發表他們對自由和旅遊的看法,藉此創造與品牌與旅遊的關連。

半年後,我們希望將「自由」的概念進一步落地化,令信息更貼地、更貼身。我們對旅遊的渴望,緣於對自由的嚮往。現實與旅行之間,就只有錢站在他們中間。所以「慳,為咗更自由」是現實和理想中間的一步。

今天,這個信息已進化為「慳,為咗去旅行」,一個既直接,但又能一語道出香港人心聲的信息。看起來這是回歸基本步,但如果第一天就用這個牌號,相信效果也不一樣,令人聯想到「平嘢無好嘢」的定律。現在建立品牌,跟以前不一樣,局勢亂了,就要用亂世的玩法。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Hillman Ctrip 國際業務總經理 追求自由,熱愛旅遊
欄名: 遊目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