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青
胡孟青

回報的追求

發佈時間: 2016/08/19

內地理財產品平均回報率已跌穿四厘,以此比較的話,確實不論是內銀、滙豐(00005)、及本港很多穩定收益股,都有號召力,更重要是,以港元派息,對於內地突然患上貨幣貶值憂慮症的一群,忽然相當吸引。

環球市場自二月中觸底之後,商品價格累升18%、高息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券,分別上升了17%及12%、至於整體股票回報則有20%,以亞太及新興市場最好,前者升了26%,後者合共升幅近30%。區內及新興市場經濟前景並非特別好,但具備相對上優勢的開始愈來愈明顯,尤其是貨幣滙價早於去年起已經相繼觸底,在對沖風險上涉及的成本反而令投資者安心。

毫無疑問,資金仍然太過側重於環球債券,但今年起已起了的微妙變化,並非在於息率持續下跌,而是一直被視為安全之選的一綫主權債市場,貨幣十分之波動。試想,作為基金經理,買債券利息回報近乎於零、博的是債價上升,但期間牽涉的貨幣對沖成本及風險,恐怕蠶食了絕無僅有的回報。

追尋回報率主題,恐怕餘生之年會繼續蔓延,直至一個又一個資產類別淪為毫無回報率為止。Stop worrying and love carry吧!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胡孟青 港媽、財經評論員
欄名: 留給囝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