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論述

發佈時間: 2016/03/14

本欄上周論述,追求「本土」已經成為全球現象,在貿易全球化的趨勢下,就算是全球先進國家的國民,大部分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侵蝕,轉而尋求自保的方法,所以「本土」的聲音受到廣泛支持。相反,一些追求大我的實現,強調包容、照顧少數人及弱勢群體的論述(下稱「大論述」)就受到唾棄了。

然而,大論述在全世界的文化都是存在的。中國傳統儒家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雖然都是以修身做起,但仍是以平天下為人生的最高境界;而西方基督教思想中,就有「愛」的觀念。例如在「哥林多前書」所述的「愛」,英文本來就是charity,是「關愛」或所謂的「大愛」。

大論述存在於所有文化,原因是個人實在渺小,所以如果個人能依附於一個群體或一種理想(例如「復興中華」),感覺是不同的,可令自己的心靈也有所提升,覺得生活除了是營營役役之外,自己對世界也多少有點貢獻。

最近與中大舊同學談起,他提到中大學生會會歌的前部分是「開了山,闢了地,我們的神聖工作是拓荒,承擔着整個民族的心輝」,內容肯定是涉及大中華的大論述。我們當年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心情也是激動的,意志也是昂揚的,覺得雖然生於香港一隅,也可能對中國有某種貢獻。新一屆的中大學生會以「本土」為旗幟,不知如何處置這首中大學生會會歌呢?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鄧偉棕 畢業於中大社會系,執業律師,佔中運動支持者。
欄名: 後佔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