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與價格點取捨?

發佈時間: 2016/01/27

估值與價格點取捨?

港股及A股昨日再顯著下跌。今日點行要看昨晚美股點走,亦要有再破底的心理準備。而上周聽得最多的財經新聞之一是恒指PB得0.98倍,實屬超抵。有朋友問思源,到底信估值定價格重要?

投資者先要明白價格與估值的直接關係及投資者心態。估值分歷史與預估。用當刻業績比較,即分子不變,如價格愈跌,PB或PE估值就會愈平。用預估業績做基礎,如價格愈跌,PB或PE估值都會愈平。不過,歷史及預估估值不同。至於估值平或貴就要將各估值比率與前期比率或同業比較才有意義。目前恒指估值相對歷史算平,但不代表不會更低,這點分析時要留意,不要墮入陷阱。

升市先看估值 跌市先看價格

幾時看價格或幾時看估值?思源認為,升市時估值先行,再看價格;跌市時,價格先行,再看估值。從投資者心態看,樂觀時是不會看價格,只會見到自己預期價格,並會用估值作支持自己理據。跌市就只會看價格會不會跌穿支持而不理估值,特別於恐懼慌亂時更明顯。近來估值已超平但價不斷跌,是因為價未回到股災價。而正常投資者亦只會對價格有記憶,不會記得某時某刻的估值是多少。

接着,又到假設性問題,如內銀及內險等股跌返海嘯時的賤賣價,你又會唔會出手買?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長綫應博得過,但基本因素今時與往日卻不可同日而語,因為增長會放緩,甚至倒退。明天續。

e-mail:hongshiyuen@gmail.com Facebookpage︰www.facebook.com/hkmoneyclub

撰文: 康思源 財經傳媒人、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及認可財務策劃師(CFP)資格
欄名: 財智Money-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