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如何解讀大行報告

發佈時間: 2015/10/26

上日提到,我的姊妹Samatha對於大行所出的證券報告很迷惑,甚至以陰謀論的角度去看待大行報告。

無論如何,我認為,證券商的研究報告,始終是值得參考的資料,尤其是認真撰寫的報告,因為他們通常都能夠一針見血地勾劃出公司的目前情況和前景。

另外,由於資源問題,一般來說,外資券商的報告,無論資料和深入程度,都會比華資券商的報告優勝。

目標價基於假設 非準確預測

正如我在上日的文章中說,券商發表某公司的研究報告,看好的機會會較大,因為這樣會較容易做生意,而且,大型券商一般都會跟上市公司有很多業務聯繫。雖然說,研究部一般都是獨立運作,但具體操作上,仍然難免瓜田李下。所以,現在監管機構也會要求券商發表報告時,披露自己跟上市公司會否有業務聯繫。

我的看法是,如果妳有興趣研究股票的話,最好就是將不同券商給同一家公司的報告集中起來,然後將看得最好和最淡的都剔除,主力以中間的一批報告作為參考對象。記住,所有券商給予的目標價都是基於一些假設而計算出來,千萬不要把券商的目標價視為「準確」的預測!

當我提到券商所給予不同股份的目標價時,Samatha的反應很大。

「很多時候,券商給了某公司一個目標價,不到幾日就已經到達了,真沒意思。即是剛才妳說,券商已經給了他們客戶,因此,股價馬上有反應了吧。還有的是,一些券商給了跑贏大市的評級,但同時又調低該公司的目標價,真不知他們葫蘆裏是賣甚麼藥。」

一年盈利預測 評級隨時調整

「哦,等我逐點解釋給妳聽。大行給予上市公司的目標價,很多時候都是一年的目標價,因為他們一般都會對該上市公司進行一年的盈利預測,然後基於這個盈利預測去計算一個合理值。如果這個合理值高於市價,就會建議沽售(Call Sell),如果低於市價,就建議買入(Call Buy)。」聽到這裏,Samatha突然搶着問。

「嗯,我有時候見到大行的目標價不是整數來的,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正如我剛才所說,券商搜集了該公司的一些經營數據後,便將數字代入一些數學模型去計算這間公司的合理估值,所以,計算出來的數字未必一定是整數的。」

「哦,原來如此。那為甚麼他們說這家公會跑贏大市,但同時又調低它的目標價呢?」

「首先,妳要明白,這些券商對於大市也會有個預測的,例如恒指全年會升一成,但如這家公司的目標價跟市價有一成半升幅,它確實是跑贏大市呀!只不過,妳指出的情況,有可能是早前該券商估計它的盈利較高,經過一段時間後,當券商再核實公司的業務進展時,發覺要調低一下盈利預測的數字,因此便要同時調低目標價,但即使調低了目標價,仍然有可能跑贏大市呀!」

「我明白了。如跑輸大市,即是該公司的股價會落後大市,如果預測是中性的話,即是跟大市同步,是嗎?」「對了!」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