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食月餅

發佈時間: 2015/09/18

中秋佳節,賞月、嘗月餅、玩燈籠,家人相聚共慶團圓是開心樂事,快樂要與人分享,少不免互相餽贈應節美食。

小時候,媽媽總會在農曆七月後便帶同我們到酒樓取月餅會,一份月餅會大概有10至12盒。

還記得把一本蓋滿12個印的小冊換多盒月餅,有不同口味,媽媽會加錢把「五仁月餅」換成雙黃蓮蓉月餅,因為媽媽是細心的人,甚麼口味送給誰已作仔細安排。我們姊妹則會對那裝在小小竹籠裏的「豬仔餅」虎視眈眈,因為它可愛又特別。

然後從某年開始,我們取的月餅會沒有了小豬,因為小豬是贈品,半份月餅會沒有份。隨着長輩的離去,送月餅的對象減少了,對月餅的需求也隨之降低。

最近報載有調查指,不少人因月餅收得太多,有些會放至過期而丟棄。調查亦指出,大家不喜歡收月餅,但可能因為受到傳統習俗的影響,會用月餅送禮。其實中秋送月餅是希望與人分享快樂,若有剩餘的便應趁早捐贈予惜食團體好了。

撰文: 韋敏珊 愛吃、愛生活,以市務推廣為業,尋樂其中
欄名: 敏銳觸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