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如能力許可 應一筆過儲蓄

發佈時間: 2015/10/12

上周提到,我跟Patty談到,如果是供保險,應選偏長的年期,因買保險某程度是博賠的,如是,當然是希望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賠償了(供款期攤長,每月或每年的保費會較少,即是博未供完就已有得賠)。但是否應選最長的年期,則可能因人而異,包括自己的年歲,以及供款能力。

當Patty明白,保險顧問建議客人選擇偏長的年期,未必出於自己的私心後,她以為,如果是純粹的儲蓄計劃,沒有保險成分,也應選擇偏長的供款期。我告訴她,如果是儲蓄,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應盡量縮短供款期!

「我用過去高息年代銀行頗流行的『零存整付』來解釋,妳就會明白。假設妳有個儲蓄計劃,妳每年儲起1萬元,合供儲10年,銀行給妳年息3厘。妳估妳的存款中,有多少金額是儲足10年,可以每年以3厘的複息滾存呢?」聽到我這樣問,Patty想一想,帶點猶豫的語調答我。

「我估是第一年的那1萬元,是嗎?」

可享受複息滾存的好處

「對呀,因第二年存入的1萬元,只會滾存9年,而第三年存入的1萬元,只會滾存8年,最後一年存入的1萬元,更只會滾存1年。我再問妳另一個情況,妳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了。假如這個『零存整付』儲蓄計劃可以讓妳更靈活地存款,例如可讓妳縮短至5年,每年投入2萬元,即同樣投入10萬元,然後再滾存5年,即是儲蓄年期仍是10年。如果年息同樣是3厘,妳估分10年存款的計劃會賺得多,還是分5年存款的計劃賺得多呢?」同樣地,Patty想了一想,但這次她似乎信心大一點。

「應該是分5年那個吧!」

「為甚麼呢?」

「嗯,因為最先的2萬元是滾存了10年,而之前那方案,只有第一個1萬才滾存到10年!」

「對呀,即是滾存10年的金額有2萬元,而滾存9年的金額也有2萬元,而之前的方案,滾存10年的錢只有1萬,而滾存9年的錢也是得1萬,餘此類推。」

長期儲蓄養成良好習慣

「我大致明白了!」

「嗯,我只要再推一個極端,相信妳的概念會更清晰。那就是,如妳手上已有10萬元,妳又能一次過付出,而銀行又可以同樣給妳3厘息,妳存10年,妳估哪個方案可賺錢呢?」這次幾乎未待我說完,Patty已衝口而出。

「那當然是一筆過存10萬元啦,因為是整筆10萬元的錢都儲足10年嘛!」

「那妳應該完全明白了吧!」

「明白了,我們把儲蓄計劃攤長來儲,主要因我們沒有錢,不可以一筆過拿出來,是嗎?」

「是的,但作為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安排一些長年期的儲蓄計劃,每年或每月儲起一筆錢,也是無可厚非的!」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