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身體症狀

發佈時間: 2015/10/07

抑鬱症可說是其中一種港人最常見的情緒問題。香港人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不少患者都在持續的壓力環境下誘發出抑鬱症。世界衞生組織早前便推算,在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的第二大原因,對全民健康帶來重大影響。

較為市民所熟知的抑鬱症徵狀主要是情緒和心理徵狀,包括:情緒持續低落、缺乏動力、思想消極悲觀,集中力及專注力下降等。若情況惡化,患者甚至可能會出現自我傷害甚至自殺等傾向,亦有個別嚴重個案會出現幻覺幻聽等現象。

相比下,一些抑鬱症患者較少留意自己的情緒變化,反而較在意自己的身體徵狀,例如疲倦乏力、腸胃問題、睡眠質素變差、性慾下降或女性經期紊亂等。他們未必即時因上述徵狀而懷疑自己出現抑鬱症,反而是接受了各類身體檢查、仍找不出具體成因,經轉介至精神科醫生,檢查後才證實是因抑鬱症引發的生理徵狀。

現時,醫生可透過抗抑鬱藥物治療,配合各類輔助治療(包括輔助性藥物、思想模式訓練、壓力處理訓練)及家庭支援等,助患者逐步改善病情。醫生在選擇抗抑鬱藥物時,亦會視乎病人的實際需要作「個人化選擇」,考慮因素可包括:是否需幫助睡眠、盡快提升動力,以至體重控制及工作需要等。

撰文: 曾韋僑 精神科專科醫生
欄名: 專科專論——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