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癌症殺手|《刺針》預測2050年全球逾1800萬人罹癌亡 1種癌症是「頭號殺手」

發佈時間: 2025/10/06

癌症/死亡率|癌症令人聞風喪膽!近日有國際研究預計,全球癌症死亡人數將在未來20年內飆升至75%,恐逾1,800萬人。研究人員指出,全球42%的癌症死亡與吸煙、肥胖等風險因素有關,其中1種癌症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同場加映:

{{hket:ul-video id="12103"}}{{/hket:ul-video}}

癌症殺手|2050年全球逾1,800萬人罹癌亡

國際權威期刊《刺針》近日發表一項研究,評估1990年至2023年間,204個國家和地區共47種癌症的病例和死亡率,並預測了未來全球癌症的走向。

研究團隊指出,自1990年以來,全球癌症新增病例已增加超過1倍,2023年達到1,850萬例。同時,癌症死亡人數上升了74%,達1,040萬人。預計到2050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將增加61%,達3,050萬例;癌症死亡人數預計將上升近75%,達1,860萬人。

1990至2023年間,癌症病例及死亡人數的增幅最大的國家為黎巴嫩,達到80%,其次為赤道幾內亞和老撾,癌症死亡率分別上升了72%和55.8%。相較之下,癌症死亡人數下降幅度最大的國家分別為哈薩克(-58.2%)、阿拉伯聯合大公國(-56.8%)及新加坡(-48.4%);中國排名第7位,癌症死亡率下降了43.2%。

癌症殺手|逾4成病例與生活習慣因素有關

研究團隊發現,2023年全球診斷最多的癌症是乳癌(合併兩性計算),肺癌(包括氣管、支氣管和肺腫瘤)則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員指出,全球高達42%的癌症死亡與生活習慣因素有關,包括:吸煙、不健康飲食、高血糖及接觸毒素。

研究人員表示,全球超過5分1(21%)的癌症死亡原因與吸煙有關。在低收入國家中,主要的癌症風險因素為不安全性行為,佔癌症死亡率的12.5%。研究團隊敦促政府擴大早期癌症篩檢計畫,以提高患癌的存活率,並呼籲各國政府透過處理肥胖與吸煙等癌症風險因素,以控制全球的癌症醫療負擔。

致癌風險|本港肺癌為「頭號殺手」

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本港首5類致命癌症依次為肺癌、大腸癌、肝癌、胰臟癌及乳癌。衛生署資料顯示,超過1/3的癌症死亡個案是由可改變或可避免的行為和環境風險因素所造成,包括:

  • 吸煙
  • 飲酒 
  • 不健康飲食,例如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
  • 缺乏體能活動
  • 超重和肥胖
  • 慢性感染某些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和伯基特淋巴瘤病毒
  • 過度暴露於陽光、太陽燈或其他來源的紫外線輻射 
  • 室内和室外的空氣污染
  • 透過環境或工作場所接觸到致癌物

另一方面,癌症的風險會隨年齡增長而遞增,家族史和遺傳因素亦會增加患上某些癌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