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Sick問識答|生蛇年輕化 20歲女「眼生蛇」 醫生拆解黃金救治72小時

發佈時間: 2025/10/10

據統計,香港每三個人就有一人患上帶狀疱疹(俗稱「生蛇」),主要病徵是皮膚會起水泡,令病患刺痛感強烈,而病者一旦延誤治療,除了感染面積擴散外,更可能會有神經痛後遺症。為了大眾可更了解此症,因此TOPick特意邀請皮膚科專科醫生劉顏銘拆解常見生蛇原因、症狀、高危人士、個案及治療。

最新影片:

{{hket:ul-video id="12114"}}{{/hket:ul-video}}

個案分享

劉顏銘指生蛇一旦延醫,後果可以非常嚴重。曾經有廿多歲的年輕女患者因為眼皮腫而求醫,經檢查後,發現原來她的頭皮亦有紅腫情況,而且頭髮遮蓋的位置已經開始有紅疹和水泡,最終證實是面部的神經線生蛇,而且已感染了眼睛。女病人其後除了需服用抗病毒藥物外,亦需要轉介眼科醫生去醫治。因此,劉顏銘呼籲,大眾一旦有生蛇症狀,必須要儘早求醫,避免病情惡化。

生蛇常見成因、症狀

皮膚科專科醫生劉顏銘表示生蛇其實是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只要曾生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便會存在人體的神經線裡面,而且往往於人體抵抗力弱的時候,最易激活病毒,引起生蛇。至於症狀方面,劉指生蛇開始時,病徵並不明顯,可能只是皮膚某部位會有疼痛,但一至三日後皮膚便會出現紅腫及水泡;生蛇的位置,則可以在身體任何一個部位。

只要有神經線皮膚的部位,都可以生蛇,最常見是軀幹的一邊,另外就是手手腳腳,而面部都可以生蛇。

生蛇高危因素

劉顏銘指人體抵抗力弱時便容易生蛇,除了生理因素外,壓力大、睡眠不足、精神不足或日夜顛倒,例如返夜班 ,都可能容易生蛇。

  • 50歲以上
  • 長期病患
  • 心血管疾病病患
  • 長期服用類固醇人士
  • 服用免疫力抑制劑人士
  • 日夜顛倒
  • 睡眠及精神不足
  • 壓力大

生蛇治療

劉顏銘表示生蛇主要治療方法是抗病毒藥,通常是口服藥物已經足夠,除非是免疫力較弱人士, 或者病情嚴重,則可能需要靜脈注射抗病毒藥。她又提醒生蛇病人要好好處理水泡後的傷口,否則很容易有細菌感染。

如果有細菌感染,除了抗病毒藥外,也要服用抗生素 。

劉顏銘又補充生蛇有黃金72小時,即72小時內是最關鍵的治療時間,如果患者在72小時內服食抗病毒藥 ,病情一般會輕微,復原時間亦會快。相反,病情一旦延誤,很有可能會留下蛇後神經痛後遺症。

蛇後神經痛不是普通的痛,而是很痛的神經痛,需要一些神經痛止痛藥才可以治療 ,而且蛇後神經痛有機會維持數個月或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