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Healthy Life|中二女生車禍身亡面容受創 安寧社工陪父親認屍 1句話感受真正哀傷

發佈時間: 2025/08/17

喪親輔導/安寧社工|「白頭人送黑頭人,那種傷感難以言喻。」生死學協會總監梁梓敦(Arnold)從事喪親輔導工作多年,見過無數悲痛場景,但最令他難以忘懷的,是一位15歲少女的父親在殮房內靜默凝視女兒遺體的畫面。那一刻,他深刻體會到,真正的哀傷往往無聲,而陪伴遠勝千言萬語。

初入行的震撼:15歲少女與沉默的父親

Arnold回憶,這是他初入行時接下的第一個深刻個案。還記得當日他接到這個個案:一名中二女生因車禍身亡,他的工作就是陪伴少女的父親到殮房認領遺體。當時他陪同少女的父親到公眾殮房,該名父親很冷靜,在那間僅約100呎的房間,中央放著一張冷冰冰的鐵製長桌,上面是蓋著白布的遺體。當時該名父親走到桌前靜靜站著,凝視女兒半晌後輕聲說:

唉呀,點解撞成咁啊。

因為少女被旅遊巴撞到上半身嚴重受創,導致面容難以辨認。作為人父,他知道失去親人的痛苦並非三言兩語能夠安慰,或是一、兩滴眼淚能夠釋懷。Arnold沒有嘗試安慰,而是將手搭在父親肩上,默默在旁陪伴。這段經歷讓他明白,哀傷的沉重可以讓人連哭泣的力氣都沒有,而他的角色並非為喪親家屬「解決問題」,而是分擔一小部分痛苦,好讓家屬能有多一點力量繼續前行。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b4aca57-89cb-45eb-b226-5a29c103d6ba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b78b1c1-956d-43b3-8e9b-06b312adbcef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1d487e7-6064-4e75-bcc6-873f1a8da35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96cb6fb-07b9-4766-be41-63fe46f55f01_600.jpg"}}{{/hket:inline-image}}

母親罹癌後 逃避現實至破冰

2010年,Arnold面臨人生最大考驗——母親突然確診癌症晚期。作為獨生子,他的第一反應是逃避,坦言當時不敢進她房間、不敢與她對視、不想與她對話、哪怕有一刻要共處的時間,都會迴避躲藏在自己的房間。那時候的生活猶如行屍走肉一般,他回家就躲起來打遊戲。累了就躺著睡覺,翌日早上準時起床準備上班,裝著一切如常。直到某天,他腦海中浮現自己常對家屬說的話:

你到底想逃避到幾時?

這句話猶如當頭棒喝,他知道繼續逃避只會為母子倆帶來更大的遺憾和傷痛,於是他鼓起勇氣敲開母親的房門。那一刻,他為這段日子對母親的冷暴力說了「對不起」,母子終於敞開心扉,真情對話:

我突然發現原來我哋已經好多年無咁深入對話,自從升中之後就無啦。原來我哋仲有咁多話題可以傾……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5f7ecf9-7040-4446-a5a1-fbf91f06ad46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b13fd338-710a-4b00-a7e4-0c6cd03d7fd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a778d30-7bc4-43bc-aa67-ffbe7dc0777a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d3caeb9-d4d1-4cd6-a81d-97339a5228f0_600.jpg"}}{{/hket:inline-image}}

Arnold記得他們促膝詳談,當中有笑有淚、有感激、有道謝,以及對未來的期盼、分享他自己未來的人生大計等。驀然回首,原來成長和忙碌讓他遺忘了與親人最簡單、純粹的聊天,幸好為時未晚。這場坦誠的對話讓母子關係突破隔閡,他們一起完成遺願清單,包括拍攝全家福。當母親離世時,Arnold只哭了兩次:

這段最後的日子,我哋無太多遺憾……每一年有兩個日子我都會掛住佢,但呢種思念係可以嘅。

陪伴喪親者的「三部曲」

作為專業輔導者,Arnold提出支持喪親者的具體方法:

  • 協助處理必要程序:如認領遺體、法律手續等,避免家屬在混亂中獨自面對。
  • 邀請參與日常活動:聚會、看電影等,幫助他們逐步回歸生活節奏。
  • 分擔日常瑣事:他曾遇過一名喪夫婦女,親友每日替她接送孩子、做家務,這份實際支持比任何安慰更令人銘記。

Arnold強調,哀傷無須急於「克服」,而陪伴的力量在於讓對方知道:「你並非獨自一人。」

 

撰文:黃堯姿

攝影:林君茹、陳健珊

監製:黃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