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親輔導/安寧社工|「白頭人送黑頭人,那種傷感難以言喻。」生死學協會總監梁梓敦(Arnold)從事喪親輔導工作多年,見過無數悲痛場景,但最令他難以忘懷的,是一位15歲少女的父親在殮房內靜默凝視女兒遺體的畫面。那一刻,他深刻體會到,真正的哀傷往往無聲,而陪伴遠勝千言萬語。
初入行的震撼:15歲少女與沉默的父親
Arnold回憶,這是他初入行時接下的第一個深刻個案。還記得當日他接到這個個案:一名中二女生因車禍身亡,他的工作就是陪伴少女的父親到殮房認領遺體。當時他陪同少女的父親到公眾殮房,該名父親很冷靜,在那間僅約100呎的房間,中央放著一張冷冰冰的鐵製長桌,上面是蓋著白布的遺體。當時該名父親走到桌前靜靜站著,凝視女兒半晌後輕聲說:
唉呀,點解撞成咁啊。
因為少女被旅遊巴撞到上半身嚴重受創,導致面容難以辨認。作為人父,他知道失去親人的痛苦並非三言兩語能夠安慰,或是一、兩滴眼淚能夠釋懷。Arnold沒有嘗試安慰,而是將手搭在父親肩上,默默在旁陪伴。這段經歷讓他明白,哀傷的沉重可以讓人連哭泣的力氣都沒有,而他的角色並非為喪親家屬「解決問題」,而是分擔一小部分痛苦,好讓家屬能有多一點力量繼續前行。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b4aca57-89cb-45eb-b226-5a29c103d6ba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b78b1c1-956d-43b3-8e9b-06b312adbcef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1d487e7-6064-4e75-bcc6-873f1a8da35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96cb6fb-07b9-4766-be41-63fe46f55f01_600.jpg"}}{{/hket:inline-image}}
母親罹癌後 逃避現實至破冰
2010年,Arnold面臨人生最大考驗——母親突然確診癌症晚期。作為獨生子,他的第一反應是逃避,坦言當時不敢進她房間、不敢與她對視、不想與她對話、哪怕有一刻要共處的時間,都會迴避躲藏在自己的房間。那時候的生活猶如行屍走肉一般,他回家就躲起來打遊戲。累了就躺著睡覺,翌日早上準時起床準備上班,裝著一切如常。直到某天,他腦海中浮現自己常對家屬說的話:
你到底想逃避到幾時?
這句話猶如當頭棒喝,他知道繼續逃避只會為母子倆帶來更大的遺憾和傷痛,於是他鼓起勇氣敲開母親的房門。那一刻,他為這段日子對母親的冷暴力說了「對不起」,母子終於敞開心扉,真情對話:
我突然發現原來我哋已經好多年無咁深入對話,自從升中之後就無啦。原來我哋仲有咁多話題可以傾……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5f7ecf9-7040-4446-a5a1-fbf91f06ad46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b13fd338-710a-4b00-a7e4-0c6cd03d7fd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a778d30-7bc4-43bc-aa67-ffbe7dc0777a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d3caeb9-d4d1-4cd6-a81d-97339a5228f0_600.jpg"}}{{/hket:inline-image}}
Arnold記得他們促膝詳談,當中有笑有淚、有感激、有道謝,以及對未來的期盼、分享他自己未來的人生大計等。驀然回首,原來成長和忙碌讓他遺忘了與親人最簡單、純粹的聊天,幸好為時未晚。這場坦誠的對話讓母子關係突破隔閡,他們一起完成遺願清單,包括拍攝全家福。當母親離世時,Arnold只哭了兩次:
這段最後的日子,我哋無太多遺憾……每一年有兩個日子我都會掛住佢,但呢種思念係可以嘅。
陪伴喪親者的「三部曲」
作為專業輔導者,Arnold提出支持喪親者的具體方法:
- 協助處理必要程序:如認領遺體、法律手續等,避免家屬在混亂中獨自面對。
- 邀請參與日常活動:聚會、看電影等,幫助他們逐步回歸生活節奏。
- 分擔日常瑣事:他曾遇過一名喪夫婦女,親友每日替她接送孩子、做家務,這份實際支持比任何安慰更令人銘記。
Arnold強調,哀傷無須急於「克服」,而陪伴的力量在於讓對方知道:「你並非獨自一人。」
撰文:黃堯姿
攝影:林君茹、陳健珊
監製:黃存新
-
Healthy Life丨曾為丈夫中風離世感自責 馮素波因1件事釋懷81歲生日看淡生死:珍惜每一刻 |
|
-
盛品儒離世|盛品儒肝癌離世終年48歲 太太蔡一鳳憶亡夫臨終前1舉動極悲慟 長文悼念:等你下輩子再找我 |
|
-
血管健康︱血管老化易誘發心肌梗塞 3大名醫教3招降血壓 按臉部1穴位血管回春30年 |
|
-
逆轉糖尿病|逆轉糖尿病不是夢!專家揭「35921黃金飲食法」 2大關鍵動作穩定血糖 |
|
-
Sick問識答|口吐「米黃色顆粒」傳惡臭極困擾 醫生拆解扁桃腺發炎治療方案 |
|
-
打工仔、40+ 疲倦乏力、記憶力差?認清衰老症狀 教你1招逆轉老化 重拾年輕活力!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Healthy Life丨曾為丈夫中風離世感自責 馮素波因1件事釋懷81歲生日看淡生死:珍惜每一刻
|
-
盛品儒離世|盛品儒肝癌離世終年48歲 太太蔡一鳳憶亡夫臨終前1舉動極悲慟 長文悼念:等你下輩子再找我
|
-
血管健康︱血管老化易誘發心肌梗塞 3大名醫教3招降血壓 按臉部1穴位血管回春30年
|
-
逆轉糖尿病|逆轉糖尿病不是夢!專家揭「35921黃金飲食法」 2大關鍵動作穩定血糖
|
-
Sick問識答|口吐「米黃色顆粒」傳惡臭極困擾 醫生拆解扁桃腺發炎治療方案
|
-
打工仔、40+ 疲倦乏力、記憶力差?認清衰老症狀 教你1招逆轉老化 重拾年輕活力!
|
-
明星健康|43歲前男歌手憶生日翌日遇嫲嫲離世想請假 公司高層:你阿嫲死唔係你死
|
-
早期乳癌治療後仍有機會復發 建議使用輔助治療降風險
|
Healthy Life|中二女生車禍身亡面容受創 安寧社工陪父親認屍 1句話感受真正哀傷
Healthy Life|中二女生車禍身亡面容受創 安寧社工陪父親認屍 1句話感受真正哀傷
喪親輔導/安寧社工|「白頭人送黑頭人,那種傷感難以言喻。」生死學協會總監梁梓敦(Arnold)從事喪親輔導工作多年,見過無數悲痛場景,但最令他難以忘懷的,是一位15歲少女的父親在殮房內靜默凝視女兒遺體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993576%2FHealthy%20Life%EF%BD%9C%E4%B8%AD%E4%BA%8C%E5%A5%B3%E7%94%9F%E8%BB%8A%E7%A6%8D%E8%BA%AB%E4%BA%A1%E9%9D%A2%E5%AE%B9%E5%8F%97%E5%89%B5%E3%80%80%E5%AE%89%E5%AF%A7%E7%A4%BE%E5%B7%A5%E9%99%AA%E7%88%B6%E8%A6%AA%E8%AA%8D%E5%B1%8D%E3%80%801%E5%8F%A5%E8%A9%B1%E6%84%9F%E5%8F%97%E7%9C%9F%E6%AD%A3%E5%93%80%E5%82%B7
https://skypost.hk/article/3993576/Healthy-Life-中二女生車禍身亡面容受創-安寧社工陪父親認屍-1句話感受真正哀傷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90000/3993576/11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90000/3993576/
健康
其他疾病
514
3993576
514
514003015
健康 其他疾病
社工,輔導,癌症,健康養生,健康問題
實體詞,工種,社工,時事,社會民生,輔導,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健康醫療,健康養生,健康醫療,健康問題
Arnold 父親 母親 遺體 少女 家屬 對話 工作 生活 親人 車禍 房間 女生 母子 殮房 面容 社工 三言兩語 人生 日子 感受 孩子 女兒 方法 程序 活動 聚會 電影 節奏 安寧
2025-08-17
Healthy-Life-中二女生車禍身亡面容受創-安寧社工陪父親認屍-1句話感受真正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