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危害|都市人工作忙碌,容易養成不良習慣,可能影響身體各系統的正常功能。有研究顯示,打工仔「1個行為」不僅會提升罹患心臟病、糖尿病與癌症等疾病的機率,更會造成下肢肌肉萎縮,危害整體健康。台灣家醫科醫生李思賢指出,即使透過運動也難以完全抵消這帶來的負面影響。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流鼻血應後仰或傾前? 醫生示範正確止血姿勢 現2情況要小心
{{hket:ul-video id="11919"}}{{/hket:ul-video}}
家醫科醫生李思賢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出,人的結構是為了站立和行走設計的,不是為了久坐。他提到,從事體力勞動者的平均壽命,通常比整天久坐辦公室的打工仔更長,且長期久坐也與抑鬱症發生率有較高相關性。
李思賢解釋,久坐會「壓縮腸胃道」,導致功能變差,不僅容易堆積脂肪,活動量下降更會減弱代謝效率,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他表示,即使透過運動也難以彌補久坐對身體的影響。他建議,若要維持血糖穩定,必須多進行步行運動。
李思賢表示,久坐會使身體多處大肌群弱化,造成「肌肉流失」,尤其大腿肌群和臀肌最為顯著。同時,背部肌肉也會因長期拉長而失去原來的張力,導致駝背等脊椎問題。打工仔常因操作滑鼠與鍵盤,更容易出現肩頸僵硬不適的症狀。
根據統計,久坐者通常心血管與肺功能較差,可能導致靜脈曲張、靜脈栓塞、心肌梗塞及中風等問題。由於久坐減少肌肉活動量,進而影響血液循環,這或許是肺癌、子宮內膜癌和大腸癌等部分癌症發生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久坐危害|4招自救法
李思賢引述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的資料顯示,全球有超過80%的青少年活動量不足,全世界有接近25%的成年人沒有達到建議的活動水平,活動不足會增加20%至30%的死亡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民眾通勤時多步行或騎單車。李思賢建議,每坐一小時就起身活動5分鐘,他個人也推薦可改用升降辦公桌,或以瑜伽球代替椅子,藉此鍛鍊核心肌群。
同場加映|久坐如同慢性自殺
台灣重症科醫生黃軒曾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出,一篇發表在《The Lancet》的研究,分析36萬多位年紀在37至73歲的人士,發現如果和每天久坐小於2小時的人相比,每天久坐超過6小時的人,罹患12種慢性病的風險竟增加了26%。
這12種慢性疾病包括:
- {{hket:inline-image name="15656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3_600.jpg"}}{{/hket:inline-image}}
另外,台灣復健科醫生王思恒亦曾在節目《奕起聊健康》中表示,許多久坐的上班族都有肩頸痠痛或下背痛的問題,統計發現100個有下背痛的人,80至90人多半是久坐造成,原因是同一個姿勢維持太久造成下背痛。而久坐有10大傷害,他示警「當心是慢性自殺」。
- {{hket:inline-image name="15656_6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4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5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6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7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9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4_600.jpg"}}{{/hket:inline-image}}
-
-
食用安全︱被揭用隔夜預製壽司飯食安醜聞 爭鮮發聲明強調「符合標準」、將規範飯箱擺放流程 |
|
-
一線搜查︱知名連鎖壽司店稱產品「即日生產銷售」 遭踢爆用隔夜預製壽司飯:保溫箱16小時無冷藏、廚餘桶曱甴為鄰 |
|
-
猝死|40歲準爸爸開工拉電線猝逝 遺孕妻及年邁雙親 工權會籲各界伸援手助渡難關 |
|
-
吳博君離世|頑抗漸凍人症7年 69歲TVB綠葉王吳博君離世 遺孀證死訊:他不想勞煩大家 |
|
-
唐佳雪妮設靈丨錢嘉樂透露兩人遺願 徒弟姜大衛8字送別恩師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食用安全︱被揭用隔夜預製壽司飯食安醜聞 爭鮮發聲明強調「符合標準」、將規範飯箱擺放流程
|
-
一線搜查︱知名連鎖壽司店稱產品「即日生產銷售」 遭踢爆用隔夜預製壽司飯:保溫箱16小時無冷藏、廚餘桶曱甴為鄰
|
-
猝死|40歲準爸爸開工拉電線猝逝 遺孕妻及年邁雙親 工權會籲各界伸援手助渡難關
|
-
吳博君離世|頑抗漸凍人症7年 69歲TVB綠葉王吳博君離世 遺孀證死訊:他不想勞煩大家
|
-
唐佳雪妮設靈丨錢嘉樂透露兩人遺願 徒弟姜大衛8字送別恩師
|
-
消委會風扇仔推薦2025︱消委會測試18款可攜式風扇仔推介6款4.5星最平$58 1款輕量級風力媲美共田「暴風」
|
-
脂肪肝自測︱全港逾100萬人患脂肪肝 7招自測徵狀:手掌紅潤恐是肝出事先兆
|
-
肝癌|肝癌隱形殺手曝光!哈佛研究揭奪命關鍵 早餐常吃1物恐致癌
|
返工危機|打工仔1個行為恐增患癌風險 規律運動都難補救 醫生教4招自救法
返工危機|打工仔1個行為恐增患癌風險 規律運動都難補救 醫生教4招自救法
久坐危害|都市人工作忙碌,容易養成不良習慣,可能影響身體各系統的正常功能。有研究顯示,打工仔「1個行為」不僅會提升罹患心臟病、糖尿病與癌症等疾病的機率,更會造成下肢肌肉萎縮,危害整體健康。台灣家醫科醫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979098%2F%E8%BF%94%E5%B7%A5%E5%8D%B1%E6%A9%9F%EF%BD%9C%E6%89%93%E5%B7%A5%E4%BB%941%E5%80%8B%E8%A1%8C%E7%82%BA%E6%81%90%E5%A2%9E%E6%82%A3%E7%99%8C%E9%A2%A8%E9%9A%AA%E3%80%80%E8%A6%8F%E5%BE%8B%E9%81%8B%E5%8B%95%E9%83%BD%E9%9B%A3%E8%A3%9C%E6%95%91%E3%80%80%E9%86%AB%E7%94%9F%E6%95%994%E6%8B%9B%E8%87%AA%E6%95%91%E6%B3%95%20
https://skypost.hk/article/3979098/返工危機-打工仔1個行為恐增患癌風險-規律運動都難補救-醫生教4招自救法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75000/3979098/WhatsApp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75000/3979098/
健康
生活健康
514
3979098
514
514003016
健康 生活健康
心臟病,癌症,痛症
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心臟病,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痛症
李思賢 打工仔 醫生 肌肉 活動量 功能 癌症 影響 風險 運動 建議 疾病 問題 糖尿病 世界 活動 自救法 發生率 肌群 長期 專頁 身體 台灣 行為 統計 肩頸 衛生 組織 家醫科 研究
2025-07-15
返工危機-打工仔1個行為恐增患癌風險-規律運動都難補救-醫生教4招自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