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紅十字細說人道︱《第八原則》8月15日至17日隆重公演:香港紅十字會與香港話劇團攜手打造舞台劇 見證三代港人的人道傳承

發佈時間: 2025/07/14

五十年代石硤尾大火、2003年沙士疫情肆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不少香港市民而言,這些社會歷年面對的危難時刻,仍然銘刻在記憶裡。但在陰霾背後,更值得銘記的,是無數有心人在逆境中無私地向弱勢社群施予援手。對於香港紅十字會及其義工而言,每一次救援及賑災行動,都是人道精神的體現。今年適逢香港紅十字會成立75周年,我們首度與香港話劇團合作,攜手打造原創舞台劇《第八原則》。這部劇目穿梭時空,重現香港的關鍵歷史場景,除了訴說香港紅十字會75年來扎根香港的服務歷程,更深刻演繹「人道精神」如何在時代變遷中薪火相傳。

「生命故事冊」揭開跨越三代的人道軌跡

《第八原則》是一個關於「傳承」的動人寫照。故事講述一群「懶懶閒」的紅十字會青年團成員,意外接下為長者製作「生命故事冊」的任務,而採訪對象正是團長那位歷經風霜的爺爺。隨著爺爺娓娓道來,一段與香港紅十字會交織一生,關於苦難、奉獻與跨越三代的傳承故事徐徐展開。爺爺年幼時目睹災難,在心中埋下助人的種子,卻因現實而未能實踐理想,只能將這份心願寄託給兒子力雄。力雄由中學開始參與紅十字會青年團,長大後成為醫生,最終踏上戰區醫療援助之路,在生死邊緣體悟「人道」的真諦。

現實與戲劇的交織:演員的成長印記

故事中力雄從少年到成年的成長歷程,分別由兩位演員演繹。在劇中飾演少年力雄的DK,現實中是社工系學生。活躍於大學話劇團的他,原來早於中學時期已經與香港紅十字會結緣。DK自中一起參與青年團,他與力雄的經歷非常相似,坦言最初加入青年團時只有一腔熱誠,並不了解人道精神的概念。直至中三時,他加入團內的急救委員會,開始對急救護理有興趣,亦比以往更了解幫助別人的精神。「我最初處理模擬急救案件時,對自己不太有信心。但師兄姐的傳承精神很強,他們的幫助讓我漸漸掌握到基本護理知識。」這段經歷使DK非常深刻,所以當《第八原則》招募演員時,他便立刻報名,「讀過劇本後,知道故事穿梭不少香港歷史時刻,我便預料到這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hket:inline-image name="1.jpe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2.jpeg"}}{{/hket:inline-image}}

角色帶來的啟迪:點燃人道服務初心

同樣在劇中飾演年輕角色的Vivien,現實中也是一名大學生。她扮演靜文—力雄的另一半,一位成年後同樣成為醫生的角色。在詮釋角色時,Vivien深刻體會到人道工作者的內心掙扎,例如質疑自身努力的價值。「雖然我們能力有限,但有時候,陪伴本身已是一份極具力量的幫助。」Vivien坦言,這個劇目點燃了她未來投身義務工作的志向。而她的另一個收穫,莫過於首次在舞台劇中擔綱有對白的角色,對她而言是充滿挑戰的體驗:「劇組演員的年齡層非常廣,讓我學會了如何與不同世代的人合作。專業演員更無私地分享演繹方法,對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歷。」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從角色入戲:年輕世代的感悟與傳承

《第八原則》故事橫跨香港數十年的社會事件, 雖然兩位年輕演員沒有完全經歷過這些事,但在資料搜集時,他們都因為事件的震撼力而深深觸動,努力設身處地投入角色。DK認為,這個劇目令他明白平安並非必然。即將從社工系畢業的他,希望將來可以在自己的崗位,盡力服務弱勢—尤其是長者,「就算只是片刻陪伴,也能為他們帶來被關心的感覺,這本身也是一種人道精神的體現。」而就讀言語治療的Vivien,亦將會在自己的崗位默默耕耘,「社會上不少人需要幫助,我希望未來能夠盡一分力,為他們帶來希望。」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5.jpg"}}{{/hket:inline-image}}

《第八原則》映照香港社會變遷,見證人道精神如何在苦難中萌芽。我們誠邀大眾走進劇場,親身感受故事帶來的震撼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