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乾燥或鼻敏感發作時,不少人都曾突然流鼻血。耳鼻喉科專科陳鍵明醫生指出,流鼻血成因因年齡而異,許多人會立刻「按壓鼻樑」和「仰高頭」止血,但這個動作並非最正確的方法。究竟如何正確處理?哪些情況需要立即求醫?陳鍵明醫生逐一拆解流鼻血迷思。
流鼻血成因大不同
陳鍵明醫生表示,小朋友反覆流鼻血主要因鼻黏膜脆弱,成人則多見於乾冷天氣或頻繁挖鼻孔、用力擤鼻涕造成的鼻腔損傷。值得注意的是,若出血情況嚴重,可能暗示鼻瘜肉、腫瘤甚至鼻咽癌等病變,長者更需留意是否與高血壓、心臟病或服用抗凝血藥物有關。
止血按壓鼻樑原來是錯誤?
要止鼻血,很多人有不同方法,例如按壓鼻樑。陳鍵明醫生澄清,正確做法應緊捏鼻翼兩側。他解釋,有90%出血點位於鼻中隔前段,所以按壓該處才能有效止血。同時亦提醒患者頭部應保持前傾,避免仰頭導致血液倒流嗆咳。成年人流鼻血可以配合冰敷鼻翼或口含冰塊,多數情況可在10-15分鐘內止血。
現2情況要小心 解析治療手法
若出現每周反覆出血、大量流血或按壓後仍無法止血,陳鍵明醫生建議必須就醫。檢查會先排除瘜肉或腫瘤可能,長者更需驗血評估凝血功能。對於單純鼻黏膜薄弱者,初期會採用藥膏、凡士林滋潤或鹽水洗鼻等保守治療;無效時則考慮電灼微血管手術,該門診手術僅需15分鐘且採局部麻醉。
預防流鼻血貼士
陳鍵明醫生建議,乾冷季節或前往寒帶地區時,佩戴口罩能暖化吸入空氣,減少冷空氣對鼻黏膜的直接刺激。他提醒,正確處理配合適當預防,多數鼻血問題可有效控制。
撰文:黃堯姿
攝影:林君茹、陳健珊
監製:黃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