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Sick問識答|夏日高溫「熱傷害」隨時致命 醫生拆解中暑3階段+散熱貼士

發佈時間: 2025/07/02

【中暑症狀/熱痙攣/熱衰竭/消暑/中暑處理方法】踏入夏季,香港天氣漸趨炎熱,若不慎防中暑,高溫之下造成的熱傷害隨時有機會致命。家庭醫生關嘉美就拆解中暑的3個階段及症狀,並分享急救及戶外散熱貼士,助大家化解中暑危機。

同場加映:

{{hket:ul-video id="11911"}}{{/hket:ul-video}}

中暑的成因是甚麼?關嘉美醫生指出,人類是恆溫動物,體溫必須維持在37度左右,才能確保新陳代謝運作正常;在酷熱天氣下,出汗就是最有效的散熱機制,汗水揮發後,人便會感到涼快。當一個人無法排汗,不能做到有效散熱,其體溫便會由37度一路往上升,一旦達到40度,便稱為中暑。

中暑危機|中暑3大階段+症狀

關嘉美又拆解中暑的不同階段及其症狀:

第一階段:熱痙攣(又稱熱抽筋,Heat cramps)

患者會感到肌肉痠痛,也會出現抽筋的情況,且主要發生在小腿及肚皮。這個階段屬於輕微中暑,患者一般仍會出汗,也會覺得口渴,同時也會感覺到心跳加速。

第二階段: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這時候的患者體溫漸升,會感到整個人發熱、像發燒一樣,並可能出現頭痛、嘔心甚至意識不清的症狀,也有可能會變得暴躁,情緒不穩定,並開始出現無法排尿的情況。如果仍不理會,體溫便繼續上升,甚至可能危及性命。

第三階段:熱中暑(Heat stroke)

患者的體溫可高達40度,除了情緒激動之外,更有機會出現妄想。而到了這個階段,人體便無法排汗,心跳也會變得紊亂,可引起橫紋肌溶解、休克、腎衰竭、肝功能衰竭等症狀,也會因換氣過度而導致肺水腫,以及出現散發性血管內凝血(DIC),屆時患者便會死亡。因此,一旦人體核心溫度上升至40度時便已十分危險,需要送到急症室救治。

中暑危機|8類人容易中暑

哪些人較容易中暑?關醫生就指出,以下8類人士需要特別小心。

  • 缺水人士:人體排汗需要依靠水分,而汗是由水和鹽組成,因此當一個人不補充水分、 缺水的時候便容易中暑
  • 老年人:新陳代謝變慢,排汗能力較差
  • 兒童:小朋友的新陳代謝偏高,導致他們的體溫也經常會偏高,加上體積較小,因此排汗功能會較差,容易中暑
  • 睡眠欠佳的人士
  • 感冒/發燒的人士
  • 身形肥胖的人士
  • 患有厭食症、飲食失調的人士
  • 酗酒人士

如果發現身邊有人中暑,可以如何處理?關醫生就表示,此時最重要的是讓患者散熱,因此應先將患者移動到陰涼或有冷氣的地方,也要脫掉他們身上的衣物;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患者的頭部、頸部、腋下及大腿內側進行冰敷,這些位置都能夠幫助散熱。另外,如果患者意識依然清醒、能夠喝水,也可以為他們補充電解質水。

預防中暑|散熱+預防中暑貼士

那麼,市民平日又可以如何保持身體散熱,以及預防中暑?關醫生就分享以下貼士,供大家參考。

  • 維持傳導:例如進行冰敷,有助人體持續散熱
  • 對流:可以使用風扇,降低室內溫度並確保空氣流通
  • 熱輻射:夏日天氣炎熱,如果人在體溫「㷫烚烚」時進入冷氣地方,那些體溫便能散到外面
  • 排汗:最有效的散熱機制,人體出汗之後,汗水會揮發,便會感到涼快一點
  • 適時補水:每個小時都需要補水,切勿等到等到口渴才喝水,建議喝電解質水;如果不想花錢購買電解質水,可自行準備500mL飲用水,再加入1茶匙鹽攪拌。
  • 充分休息:出門一天晚上要有充足休息,盡量不要捱夜
  • 吃早餐:可以吃香蕉、雞蛋等,建議選擇有鉀及其他營養的食物
  • 防曬裝備及衣著:可以戴上防曬及闊邊的帽子,也可以帶一把遮陽傘;衣著方面則以輕便為主,最好選擇淺色,還可以帶備電風扇散熱
  • 高溫時段避免外出活動:盡量避免在正午12點至下午4點期間外出運動,最好是在早上10點前出門,也可以考慮在黃昏時段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