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治療HER2型乳癌新藥納入安全網 有助減輕病人藥費負擔

發佈時間: 2025/05/07

乳癌是本港女性頭號癌症,有關個案更呈上升趨勢。患者若能及早診斷,接受適當治療,可大大提高存活率。近年「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能有效針對屬侵略性高、擴散快的HER2型乳癌,現時已納入撒瑪利亞基金,冀能紓緩病人的經濟負擔。

乳癌發病情況持續上升惹關注
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指出,在2022年,本港共有5,208宗乳癌個案,包括5,182宗女性患病個案、26宗男性患病個案,令乳癌成為本港第2位常見癌症。若只分析女性癌症個案,乳癌則屬頭號癌症,患者平均58歲。同年另有804名男女死於此癌症。此外,乳癌的發病率一直有上升趨勢。發病率(以粗率計算)由2013年每10萬人有49.4人患乳癌,增至2021年,最高每10萬人有75.4人患病,情況不容忽視。

乳癌的治療方案視乎患者所屬類型、早期或晚期階段等因素,而有不同的治療選擇。其中較引起關注的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乳癌的個案,佔整體病例約20%,屬於一種擴散速度快、侵略性高的乳癌類型,患者的復發風險可高達30%。而早期患者可視乎病情,接受化療藥物、標靶藥物、電療或荷爾蒙治療作為綜合治療。對於晚期患者,一線治療會以雙標靶及化療為主。

ADC藥物能更精準有效控制癌細胞
醫療發展日新月異,令乳癌治療近年也有不少新突破,包括新藥面世,令更多癌症患者受惠。其中「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簡稱ADC)是一種將標靶藥物及化療藥物二合為一的藥物。ADC透過新型標靶藥物,將化療藥物導航到HER2受體的癌細胞內,從而攻擊腫瘤,能更有效、更精準消滅癌細胞,作用如同「生物導彈」一樣。相比傳統化療藥、電療等治療方法,其副作用相對輕微。

近年ADC已發展出第二代藥物,當中可採用更多不同的化療藥物,以及內藏化療藥物,並有連鎖抗腫瘤效應,即能夠攻擊鄰近的癌細胞(包括非HER2陽性的癌細胞)。根據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發佈的最新治療指引,建議晚期HER2型乳癌患者可於第二線治療,使用ADC作為單一療法。

ADC本身屬於公立醫院自費藥物,病人要自行承擔藥費,對一般的基層家庭可構成沉重的財政壓力,未必所有適合的病人都能夠有經濟能力採用此藥。該藥現時已納入撒瑪利亞基金的計劃,符合特定臨床準則、通過經濟審查的患者可獲援助,為癌症病人帶來喜訊。有關藥物資助的詳情,病人可自行向主診醫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