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假期將至,不少市民計劃外遊享受假期,暢玩一番。然而,春夏交替之際正是多種傳染病的高發期,加上旅途中環境變化更容易增加感染風險,萬一身體不適,浪費了難得的假期。本港家庭醫生林永和醫生講解外遊時常見的傳染病,並分享注意事項及預防方法,幫助大家健康出行。
外遊常見傳染病風險
本港家庭醫生林永和醫生指出,春夏季節是傳染病的高發期,大家需要特別小心。常見的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新冠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感染。此外,水痘、手足口病、腺病毒、腸病毒也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傳播。
飲食安全同樣不容忽視。近期多地爆發諾如病毒,大腸桿菌和金黃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也會帶來健康風險,可能引致急性腸胃炎。如果前往東南亞地區,要特別提防登革熱;若是到非洲等偏遠地方,則需注意瘧疾等蚊媒傳染病。行山或郊遊時,也要小心昆蟲叮咬可能引發的疾病。
哪些人容易「中招」?
林永和醫生指出,一般來說,免疫力較弱的人群,例如長者、兒童以及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此外,旅途中若舟車勞頓、睡眠不足,或前往人潮擁擠的地方,感染風險也會增加。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也會增加感染機會。
外遊期間的注意事項及5招健康防護貼士
林永和醫生表示,旅行應該是一個愉快的經驗,提前的準備工作至關重要。
他分享以下5招外遊健康防護貼士:
- 攜帶慢性疾病的藥物:出發前,慢性病患者應確保帶備足夠藥物,並可諮詢家庭醫生或藥劑師,準備一些常用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 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或人煙稠密的環境中,口罩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 保持手部衛生:進食前務必徹底清潔雙手,尤其是預防諾如病毒,單用酒精搓手液效果有限,最好以肥皂洗手。
- 使用防蚊產品:若前往蚊蟲較多的地區,可使用含派卡瑞丁(Picaridin)的蚊怕水,這種成分對兒童亦較安全。
- 注意餐飲衛生:在街邊餐廳或外賣回酒店時,避免食用放置過久的食物,特別注意食品的新鮮度和衛生狀況。
旅途中染病怎麼辦?
林永和醫生提醒,若在旅行期間感到不適,首先應保持鎮定,建議在酒店休息,飲食宜清淡,並補充足夠水分。如有攜帶探熱針、含氧量測試儀器或快速測試等,可先自行監測身體狀況。若情況未有好轉,必要時及早尋求醫療幫助。如有疑慮,應聯絡熟悉的醫護人員,確定是否需要入院或提前返港。
旅行返港後的注意事項
若在返港後出現不適,需考慮疾病的潛伏期,通常在3日內可能出現症狀。林永和醫生提醒,就醫時記得告知醫生旅行的地點及進食過的食物,有助於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檢測。特別是前往登革熱或瘧疾高風險地區的旅行者,若出現發燒或全身骨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
旅行本是開心的體驗,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做好預防措施、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並隨身攜帶必要的醫療用品,才能讓旅程更安心。
撰文:廖雪君
攝影:林君茹、陳健珊
監製:黃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