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本港男性第7大癌症腎癌 確診多屬晚期 合併治療延長存活期

發佈時間: 2025/04/10

除了前列腺癌,男士也要提防腎癌,小便帶血是徵兆之一。腎癌為本港男性第七大常見癌症,多數人確診已是晚期。有醫生指出,晚期腎細胞癌患者存活率偏低,或是與大部分人對其認識不足有關。幸好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可顯著延長患者存活期,副作用風險較低,並有助改善生活質素。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字,腎癌和其他泌尿器官癌症(不包括膀胱癌)的新症於2022年共錄得562宗,平均每10萬名男性港人就有16.8人確診。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鄺維基醫生表示,不少腎癌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5年存活率低於20%。

排血尿單側腰痛或是病徵
腎癌症狀難察覺?鄺維基醫生解釋,腎臟位於腹部較深處,受肋骨保護;加上腎癌早期病徵不明顯,部分則較難發現又或與其他疾病相似,導致很多人遲確診。除了血尿,單側腰痛(非受傷引起)、腰側或背部有腫塊、貧血、體重下降、疲倦、持續發燒、食慾下降等均是腎癌見病徵。

高風險人士,包括長期在高風險環境工作而經常接觸化學物質、肥胖、有腎癌家族病史、患有高血壓或慢性腎衰竭的及長期吸煙人士,也要多加注意,以免錯過黃金診治時機及較佳的預後機會。

至於治療方案,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理事、臨床腫瘤科專科王俊威醫生表示,醫生會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體能狀況、腫瘤的大小、位置和分期,以及IMDC腎細胞癌風險指數等因素,為患者制定個人化治療計劃。

針對晚期或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則是主要的藥物治療方案。此外,醫生亦會根據患者情況,可能採用手術治療、放射治療、腫瘤消融治療。

合併治療延長存活期副作用低
標靶合併免疫治療,效果更顯著?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副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明駿醫生指,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建議,將標靶合併免疫治療作為各IMDC風險級別晚期腎細胞癌患者(包括透明細胞和非透明細胞類型)的首選治療方案。

他引述2025年一項研究數據指,比起只接受單標靶治療的患者,接受標靶合併免疫治療的患者,其存活期中位數最多可長達11個月;其無惡化存活期的中位數,亦延長一倍(超過8個月);他們因為副作用而需要停藥的比率也較少,生活質素有所提升。三位醫生強調,除了配合治療,患者平日也要管理自我健康,以增強體質和免疫力。

{{hket:inline-image name="dr.jp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