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Sick問識答|清明前後溫差大恐鼻敏感發作 醫生拆解過敏成因+3大治療方案

發佈時間: 2025/04/03

{{hket:ul-video id="11708"}}{{/hket:ul-video}}

一起床就開始打噴嚏是鼻敏感人士的惡夢。根據香港過敏協會資料,每4個香港人就有一個患有鼻敏感,尤其是轉季前後溫差大就更容易頻繁發作。本港耳鼻喉科專科陳鍵明醫生指出,日常環境中有很多致敏原,要舒緩鼻敏感首先要清楚知道致敏成因,進而尋求合適的治療手法。

香港鼻敏感問題普遍 遺傳與環境因素為主要誘因

本港耳鼻喉科醫生陳鍵明醫生指出,鼻敏感在香港極為常見,約有7至8成市民受此困擾。他解釋,鼻敏感具有遺傳傾向,若父母其中一方有鼻敏感,子女患病機率為20%;若雙方均有,機率則升至50%。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g"}}{{/hket:inline-image}}

環境致敏原多元 塵蟎為最大元兇

陳鍵明醫生表示,鼻敏感可分為外在環境過敏及溫度、濕度變化誘發。致敏原包括:

  • 傢俬
  • 地毯
  • 曱甴糞便
  • 寵物毛屑

據臨床個案觀察,超過8成病例由塵蟎引起,常見是早晨症狀加劇的情況,與床鋪積聚塵蟎及溫差較大有莫大關係。此外,春季潮濕天氣助長霉菌滋生,如長期未清潔的冷氣機吹出灰塵和霉菌,導致春夏之交鼻敏感症狀惡化。

3大治療方案:類固醇噴劑、脫敏治療、手術治療

對於輕微症狀,他建議以鹽水洗鼻、蒸汽吸入或運動緩解鼻黏膜腫脹;若情況嚴重,則需就醫檢查是否合併鼻竇炎或鼻瘜肉。醫生會透過鼻腔內視鏡或過敏原測試(如抽血、皮膚測試)找出致敏原,並以類固醇噴劑、抗組織胺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若效果不佳,可考慮為期2至3年的「脫敏治療」,透過口服致敏原提煉而成的藥物,逐步降低免疫系統敏感度。

有部分患者經常遇到鼻敏感發作源於先天鼻黏膜較敏感,容易長期腫脹,或是鼻骨彎曲導致呼吸困難。針對先天性鼻結構的問題,患者可透過微創手術或冷凍治療,減少鼻神經過敏反應,但陳鍵明醫生強調,手術僅適用於對其他治療無效的重症患者。

總括而言,要正視鼻敏感問題可從環境控制入手,如定期清潔冷氣、使用防蟎寢具等,再配合適當治療以提升生活品質。

撰文:黃堯姿

攝影:林君茹、陳健珊

監製:黃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