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公廁要注意個人衛生!近日廣東一名女子無戴口罩去公廁,僅在廁格逗留數分鐘即感染諾如病毒,不到1小時開始上吐下瀉,同行丈夫亦同日中招。有專家指出,該病毒可從空氣傳播,感染後無特效藥或疫苗預防。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做運動熱身不足易「斷腳」 拆解阿基里斯腱斷裂成因+3大治療方案
{{hket:ul-video id="11546"}}{{/hket:ul-video}}
諾如病毒|無戴口罩逗留廁格數分鐘即感染
據《央廣網》報道,廣東一名男子稱,當時妻子人有三急排隊去公廁,但由於女廁排隊需時,當時女子去了一個沒有沖乾淨坑位。據悉,當時女子沒有戴口罩在廁格裡面待了幾分鐘。出來不到1小時,初起開始出現輕微的乾嘔症狀,後來開始低燒、上吐下瀉,而同行的丈夫也在6小時後開始發高燒。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pboard53_8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pboard51_9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pboard52_9_600.png"}}{{/hket:inline-image}}
諾如病毒|專家拆解傳播及感染風險
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管理處副研究員張翔表示,諾如病毒確實存在氣溶膠傳播的風險。換言之,在公共衛生間如廁確實有被傳播的風險,但這絕對不是主要途徑,風險一般也不會太高。研究員提醒市民,如廁完一定要徹底清洗雙手,公廁管理人員要加強廁所內清潔與消毒通風。
諾如病毒|可從空氣傳播 但非主要途徑
氣溶膠傳播是一種隱密的傳播方式,有3大特點要注意:
1. 傳播距離遠
諾如病毒氣溶膠顆粒的直徑通常小於10微米,能隨氣流傳播至較遠地方。其中,大於5微米顆粒的傳播距離常在2-3米內,而小於或等於5微米顆粒能傳播3-8米。
2. 在空氣中存留時間長
氣溶膠顆粒越小,懸浮在空氣中的時間越長,但病毒含量會隨著時間快速降低。
3. 污染周圍物體
氣溶膠顆粒容易在密閉且人群密集的場所,隨著空氣擴散。除了能夠被人體吸入外,亦可以附著物體表面,如衣物。
諾如病毒|諾如病毒主要靠「糞口」傳播
有醫生表示,一般情況下,公共衛生間便池裡的水主要可能有大腸桿菌、痢疾桿菌、鏈球菌、諾如病毒等,這些腸道致病菌主要傳播方式是「糞口」傳播。即使說,如果手接觸病菌後,在沒有注意手部衛生用手直接吃東西,有可能造成糞口傳播。
諾如病毒|諾如病毒沒有疫苗或特效藥
據悉,諾如病毒無疫苗預防或特效藥,僅靠支持治療,一般酒精亦無法殺滅病菌。故此,諾如病毒被稱為「已知傳染性最強的病毒之一」、「最難防控的病毒之一」,堪稱病毒界的「魔童」。它傳播速度快且防控難度大,容易在群體中短時間內造成群體感染。
諾如病毒|三月仍處於高峰期 應注意個人衛生
據了解,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疾控部門發布日前發出警示,指三月仍是諾如病毒的高發期。中國疾控中心2月21日發文指出:諾如病毒沒有疫苗、沒有特效藥,僅靠支持治療,但它傳播速度快、防控難度大。若家中出現諾如病毒感染者,消毒作為切斷傳播途徑的有效措施,對預防家庭內交叉感染尤為重要。
諾如病毒|4大傳播途徑+5招預防
本港衞生署資料指出,諾如病毒傳染性強、感染劑量低,傳播途徑多樣,包括吸入患者嘔吐物或糞便中釋出的氣溶膠;間接接觸被排泄物污染的環境;食用或飲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或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而未經徹底煮熟的貝類海產品和蔬果類。
- {{hket:inline-image name="101_1024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2_1024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3_1024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4_1024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5_1024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本港衞生署對於預防大規模諾如病毒感染,建議以下措施:
注意個人衛生:
- 煮食/進食前/如廁後須用洗手液徹底洗手
- 清理患者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事後必須徹底洗手
- 身邊如有人嘔吐,不要靠近
保持良好食物衞生:
- 處理食物宜生熟分開並煮熟食物(尤其是貝殼類海產)
- 不要飲用未經煲煮的水
本港衞生署亦提醒,孕婦、嬰兒、幼兒、老人和免疫系統較弱等易受感染的群組應該避免食用未經烹煮的食物,如貝類海產,特別是生蠔,或預製或預先包裝的沙律。
資料來源:衞生署
-
降膽固醇|減重醫生分享2招「居家減肥法」 不捱餓激減55磅降血脂 |
|
-
惡疾纏身|與張學友合唱金曲成名 52歲女星染1惡疾左眼斜視兼左眼凸出 |
|
-
紅十字細說人道 ︳香港紅十字會籲各界參與「可持續社區論壇2025」 實現可持續發展 |
|
-
癌症殺手|確診到病逝僅11個月 14歲少女不敵癌魔 父未及見最後一面:終生遺憾 |
|
-
由「有線」到「無線」 心臟起搏器 調節心律 心跳不再慢 |
|
-
中風危機丨阿燦廖偉雄因1事去年突中風險癱 分享自救法2個月急好轉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降膽固醇|減重醫生分享2招「居家減肥法」 不捱餓激減55磅降血脂
|
-
惡疾纏身|與張學友合唱金曲成名 52歲女星染1惡疾左眼斜視兼左眼凸出
|
-
紅十字細說人道 ︳香港紅十字會籲各界參與「可持續社區論壇2025」 實現可持續發展
|
-
癌症殺手|確診到病逝僅11個月 14歲少女不敵癌魔 父未及見最後一面:終生遺憾
|
-
由「有線」到「無線」 心臟起搏器 調節心律 心跳不再慢
|
-
中風危機丨阿燦廖偉雄因1事去年突中風險癱 分享自救法2個月急好轉
|
-
變化驚人|57歲前TVB「御用八婆」 轉戰內地 外貌被指再走下坡嚇窒網民:怎麼變成這樣了
|
-
濕疹患者生活質素低 類近中風病人 新藥可改善病情防併發症
|
諾如病毒|女子無戴口罩去公廁 1小時內上吐下瀉證染諾如病毒 專家拆解傳播風險 - 晴報 - 健康 - 其他疾病 - D250224
諾如病毒|女子無戴口罩去公廁 1小時內上吐下瀉證染諾如病毒 專家拆解傳播風險 - 晴報 - 健康 - 其他疾病
去公廁要注意個人衛生!近日廣東一名女子無戴口罩去公廁,僅在廁格逗留數分鐘即感染諾如病毒,不到1小時開始上吐下瀉,同行丈夫亦同日中招。有專家指出,該病毒可從空氣傳播,感染後無特效藥或疫苗預防。同場加映: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905166%2F%E8%AB%BE%E5%A6%82%E7%97%85%E6%AF%92%EF%BD%9C%E5%A5%B3%E5%AD%90%E7%84%A1%E6%88%B4%E5%8F%A3%E7%BD%A9%E5%8E%BB%E5%85%AC%E5%BB%81%E3%80%801%E5%B0%8F%E6%99%82%E5%85%A7%E4%B8%8A%E5%90%90%E4%B8%8B%E7%80%89%E8%AD%89%E6%9F%93%E8%AB%BE%E5%A6%82%E7%97%85%E6%AF%92%E3%80%80%E5%B0%88%E5%AE%B6%E6%8B%86%E8%A7%A3%E5%82%B3%E6%92%AD%E9%A2%A8%E9%9A%AA
https://skypost.hk/article/3905166/諾如病毒-女子無戴口罩去公廁-1小時內上吐下瀉證染諾如病毒-專家拆解傳播風險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05000/3905166/1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05000/3905166/
健康
其他疾病
514
3905166
514
514003015
健康 其他疾病
健康問題,健康養生,治療,廣州,諾如病毒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健康醫療,健康養生,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地域及地區,廣州,實體詞,病菌及病毒,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 衛生 溶膠 口罩 公廁 衞生署 顆粒 空氣 可能 專家 病毒 途徑 食物 風險 糞口 患者 女子 海產 廁格 特效藥 疫苗 糞便 物體 嘔吐物 疾控 措施 貝類 大腸桿菌 痢疾 桿菌
2025-02-24
諾如病毒-女子無戴口罩去公廁-1小時內上吐下瀉證染諾如病毒-專家拆解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