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糖尿病,都未必只能靠藥物控糖?日本醫生指出,只要調整生活習慣,再配合一套簡單降血糖運動,其實亦有可能有效控制血糖,甚至有望擺脫藥物,極速控糖。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狂食生蠔提升生育能力? 中醫教5招成功造人+助孕食療
{{hket:ul-video id="11419"}}{{/hket:ul-video}}
日本內科醫生宇佐見啓治日前於醫護媒體《介護ポストセブン》中指出,糖尿病可分為「1型」及「2型」,其中1型糖尿病是由自體免疫疾病引發,這些疾病會破壞胰島素分泌細胞,從而降低血糖水平,而2型糖尿病則是因肥胖、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引發的慢性高血糖所導致,其中2型糖尿病佔日本糖尿病患者比例達95%。
宇佐見啓治醫生表示,糖尿病患者透過改變日常生活,其實亦可以降低血糖水平,無論是血糖偏高、糖尿病前期患者,甚至是正在進行糖尿病治療人士,都有可能藉此控糖,甚至停止擺脫藥物。
糖尿病|靠運動亦可改善高血糖 醫生研發3招助降血糖
他於過去25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如何透過運動療法改善高血糖,最後發現降低血糖水平時需要抑制血糖升高,但肌肉於運動後即使沒有胰島素亦可吸收葡萄糖,因此外國會採用肌肉訓練來治療糖尿病。
有見及此,宇佐見啓治醫生研發了一套即使是長者亦可安全、容易且有效降低血糖的運動,讓沒有運動習慣、不擅長運動或者老年人都可以持續訓練的3類運動,包括「7秒深蹲」、「椅子深蹲」及「7秒俯臥撐」,3組運動需要一次完成,每組做10次、每組之間需休息 30 秒到1分鐘,每周 2 到 3 天進行一次,以增加肌肉量 :
- {{hket:inline-image name="256c1f69-4c25f-473b-9125-119096603fc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41210175054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_600.jpg"}}{{/hket:inline-image}}
糖尿病|基本式:7秒深蹲
步驟:
- 站立,雙腳分開闊度大於肩寬,雙臂伸直於身前,O型腳人士可張開雙腿並將腳趾稍微向外。
- 慢慢降低臀部,同時用力向後,確保彎曲的膝蓋不會超過腳尖,持續5秒。
- 大腿與與地面平行,維持身體姿勢約2秒。站起慢慢站起。注意時深蹲時不要閉氣,放低臀部時數「1、2、3、4、5」、保持姿勢時數「1、2」,然後呼吸地移動。
糖尿病|適用於腿部及腰部無人士:椅子深蹲
步驟:
- 站立,雙腳分開闊度大於肩寬,抓住椅背或扶手來支撐自己。
- 慢慢降低臀部,持續5秒,臀部同時用力向後,屈膝時確保膝蓋不會超過腳尖。
- 當大腿下與地面呈平行時,停止向下並維持姿勢2秒,抓住椅背或扶手慢慢站直。
無法完成動作人士,可嘗試於身體後方可放置另一張椅子,如同坐無影凳般維持動作2秒,然後坐下,然後再站起來,與基本動作一樣,深蹲時不要屏住呼吸。
糖尿病|適用於上半身無力人士:7秒俯臥撐
步驟:
- 跪下,雙手放在地板上,雙手之間距離略寬於肩寬。
- 慢慢彎曲手肘5秒,身體跟隨往下。
- 胸部接觸地面之前暫停保持2秒,身經伸直雙臂返回第1步姿勢。
這個動作相較平日所做的掌上壓受力點有些許不同,以膝蓋受力近行掌上壓可減輕身體的受壓力。
糖尿病|70歲病人練3個月後停藥 醫生:運動關鍵在於這個時間
醫生強調指,這組運動最關鍵在於每組之間休息的30秒至1分鐘,此時身體會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來補充肝醣儲備,由於這套運動理論是運動1日、休息1、2日來增加肌肉質量,因此只要每日做3組、每周2至3日即可。
他續指,相關運動已令不少病人改善血糖水平,其中一名約70歲患者經過3個月練習後,空腹血糖從186毫克/分升下降到117毫克/分升,血糖水平穩定後,他最終成功停用降血糖藥物。
糖尿病|5大糖尿病症狀
冼醫生拆解5大糖尿病症狀,但亦強調指部分患者完全沒有症狀,可能到出現併發症,例如出現心臟病、中風時,才驚覺自己患上糖尿病:
- {{hket:inline-image name="256c1f69-2-473b-9125-119096603fc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7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8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9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0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1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2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糖尿病|如何預防/控制糖尿病指數
冼醫生表示,病人或正常人,對於控制或預防糖尿病的方面都頗為相近,而高風險人士則要定期檢查,注意糖尿病風險:
- {{hket:inline-image name="256c1f69-c25f-473b-9125-119096603fc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8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9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0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1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2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3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4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6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7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資料來源:介護ポストセブン
-
肌膚逆齡迎接精彩夏日!每日1粒白滑Q彈 「SEASONS田心日辰NMN逆轉齡30000」萬寧一天出位價5月10日(六) 限時優惠低於55折 |
|
-
-
飛輪海近況︱43歲「飛輪海」成員最新生圖曝光 五官進化似橡膠假人網民認不出:蛇精男2.0! |
|
-
脂肪肝|醫生點評9種飲品看似健康卻傷肝 睡前飲1種奶增患糖尿病風險 |
|
-
飲食攻略·二十四節氣立夏|暑濕困脾恐誘便秘心煩 中醫拆解5大養生食材+祛濕湯水 |
|
-
Sick問識答|港少婦3度流產 靠試管嬰終成功誕雙胞胎 拆解人工受孕2大迷思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肌膚逆齡迎接精彩夏日!每日1粒白滑Q彈 「SEASONS田心日辰NMN逆轉齡30000」萬寧一天出位價5月10日(六) 限時優惠低於55折
|
-
飛輪海近況︱43歲「飛輪海」成員最新生圖曝光 五官進化似橡膠假人網民認不出:蛇精男2.0!
|
-
脂肪肝|醫生點評9種飲品看似健康卻傷肝 睡前飲1種奶增患糖尿病風險
|
-
飲食攻略·二十四節氣立夏|暑濕困脾恐誘便秘心煩 中醫拆解5大養生食材+祛濕湯水
|
-
Sick問識答|港少婦3度流產 靠試管嬰終成功誕雙胞胎 拆解人工受孕2大迷思
|
-
吳文忻抗癌|吳文忻白血球指數未達標再次停化療 早晚祈禱積極輔助治療
|
-
食用安全︱44歲女子用「依膚美」面霜3年水銀中毒患蛋白尿 衞生署呼籲:不要使用
|
-
逆齡關鍵|最新研究揭3大逆齡關鍵 每日只要15分鐘即抗老 專家:每周吃2次這種魚最好!
|
糖尿病|糖尿病要食足一世藥? 醫生教降血糖「7秒動作」只需3個月可停藥 - 晴報 - 健康 - 其他疾病 - D241213
糖尿病|糖尿病要食足一世藥? 醫生教降血糖「7秒動作」只需3個月可停藥 - 晴報 - 健康 - 其他疾病
患上糖尿病,都未必只能靠藥物控糖?日本醫生指出,只要調整生活習慣,再配合一套簡單降血糖運動,其實亦有可能有效控制血糖,甚至有望擺脫藥物,極速控糖。同場加映Sick問識答|狂食生蠔提升生育能力? 中醫教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871245%2F%E7%B3%96%E5%B0%BF%E7%97%85%EF%BD%9C%E7%B3%96%E5%B0%BF%E7%97%85%E8%A6%81%E9%A3%9F%E8%B6%B3%E4%B8%80%E4%B8%96%E8%97%A5%EF%BC%9F%20%E9%86%AB%E7%94%9F%E6%95%99%E9%99%8D%E8%A1%80%E7%B3%96%E3%80%8C7%E7%A7%92%E5%8B%95%E4%BD%9C%E3%80%8D%E5%8F%AA%E9%9C%803%E5%80%8B%E6%9C%88%E5%8F%AF%E5%81%9C%E8%97%A5
https://skypost.hk/article/3871245/糖尿病-糖尿病要食足一世藥-醫生教降血糖-7秒動作-只需3個月可停藥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870000/3871245/44915901-0c9a-4656-bd59-693c93a6cf84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870000/3871245/
健康
其他疾病
503
3871245
514
514003015
健康 其他疾病
健康問題,運動,治療,醫生,糖尿病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體育,運動,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工種,醫生,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糖尿病
糖尿病 運動 血糖 人士 身體 醫生 深蹲 步驟 肩寬 動作 椅子 闊度 日本 雙臂 雙腳 患者 水平 胰島素 肌肉 葡萄糖 姿勢 膝蓋 高血糖 生活 O型 椅背 問識 生蠔 能力 訓練
2024-12-13
糖尿病-糖尿病要食足一世藥-醫生教降血糖-7秒動作-只需3個月可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