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糖尿病|糖尿病要食足一世藥? 醫生教降血糖「7秒動作」只需3個月可停藥

發佈時間: 2024/12/13

患上糖尿病,都未必只能靠藥物控糖?日本醫生指出,只要調整生活習慣,再配合一套簡單降血糖運動,其實亦有可能有效控制血糖,甚至有望擺脫藥物,極速控糖。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狂食生蠔提升生育能力? 中醫教5招成功造人+助孕食療 

{{hket:ul-video id="11419"}}{{/hket:ul-video}}

日本內科醫生宇佐見啓治日前於醫護媒體《介護ポストセブン》中指出,糖尿病可分為「1型」及「2型」,其中1型糖尿病是由自體免疫疾病引發,這些疾病會破壞胰島素分泌細胞,從而降低血糖水平,而2型糖尿病則是因肥胖、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引發的慢性高血糖所導致,其中2型糖尿病佔日本糖尿病患者比例達95%。

宇佐見啓治醫生表示,糖尿病患者透過改變日常生活,其實亦可以降低血糖水平,無論是血糖偏高、糖尿病前期患者,甚至是正在進行糖尿病治療人士,都有可能藉此控糖,甚至停止擺脫藥物。

糖尿病|靠運動亦可改善高血糖 醫生研發3招助降血糖

他於過去25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如何透過運動療法改善高血糖,最後發現降低血糖水平時需要抑制血糖升高,但肌肉於運動後即使沒有胰島素亦可吸收葡萄糖,因此外國會採用肌肉訓練來治療糖尿病。

有見及此,宇佐見啓治醫生研發了一套即使是長者亦可安全、容易且有效降低血糖的運動,讓沒有運動習慣、不擅長運動或者老年人都可以持續訓練的3類運動,包括「7秒深蹲」、「椅子深蹲」及「7秒俯臥撐」,3組運動需要一次完成,每組做10次、每組之間需休息 30 秒到1分鐘,每周 2 到 3 天進行一次,以增加肌肉量 :

  • {{hket:inline-image name="256c1f69-4c25f-473b-9125-119096603fc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41210175054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_600.jpg"}}{{/hket:inline-image}}

糖尿病|基本式:7秒深蹲

步驟:

  • 站立,雙腳分開闊度大於肩寬,雙臂伸直於身前,O型腳人士可張開雙腿並將腳趾稍微向外。
  • 慢慢降低臀部,同時用力向後,確保彎曲的膝蓋不會超過腳尖,持續5秒。
  • 大腿與與地面平行,維持身體姿勢約2秒。站起慢慢站起。注意時深蹲時不要閉氣,放低臀部時數「1、2、3、4、5」、保持姿勢時數「1、2」,然後呼吸地移動。

糖尿病|適用於腿部及腰部無人士:椅子深蹲

步驟:

  • 站立,雙腳分開闊度大於肩寬,抓住椅背或扶手來支撐自己。
  • 慢慢降低臀部,持續5秒,臀部同時用力向後,屈膝時確保膝蓋不會超過腳尖。
  • 當大腿下與地面呈平行時,停止向下並維持姿勢2秒,抓住椅背或扶手慢慢站直。

無法完成動作人士,可嘗試於身體後方可放置另一張椅子,如同坐無影凳般維持動作2秒,然後坐下,然後再站起來,與基本動作一樣,深蹲時不要屏住呼吸。

糖尿病|適用於上半身無力人士:7秒俯臥撐

步驟:

  • 跪下,雙手放在地板上,雙手之間距離略寬於肩寬。
  • 慢慢彎曲手肘5秒,身體跟隨往下。
  • 胸部接觸地面之前暫停保持2秒,身經伸直雙臂返回第1步姿勢。

這個動作相較平日所做的掌上壓受力點有些許不同,以膝蓋受力近行掌上壓可減輕身體的受壓力。

糖尿病|70歲病人練3個月後停藥 醫生:運動關鍵在於這個時間 

醫生強調指,這組運動最關鍵在於每組之間休息的30秒至1分鐘,此時身體會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來補充肝醣儲備,由於這套運動理論是運動1日、休息1、2日來增加肌肉質量,因此只要每日做3組、每周2至3日即可。

他續指,相關運動已令不少病人改善血糖水平,其中一名約70歲患者經過3個月練習後,空腹血糖從186毫克/分升下降到117毫克/分升,血糖水平穩定後,他最終成功停用降血糖藥物。

糖尿病|5大糖尿病症狀

冼醫生拆解5大糖尿病症狀,但亦強調指部分患者完全沒有症狀,可能到出現併發症,例如出現心臟病、中風時,才驚覺自己患上糖尿病:

  • {{hket:inline-image name="256c1f69-2-473b-9125-119096603fc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7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8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9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0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1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2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糖尿病|如何預防/控制糖尿病指數

冼醫生表示,病人或正常人,對於控制或預防糖尿病的方面都頗為相近,而高風險人士則要定期檢查,注意糖尿病風險:

  • {{hket:inline-image name="256c1f69-c25f-473b-9125-119096603fc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8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9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0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1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2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3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4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6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7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資料來源:介護ポストセブ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