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高膽固醇|膽固醇過高有樣睇? 醫生籲留意身體2個部位3種特徵【附哈佛認證11大降膽固醇食物名單】

發佈時間: 2024/11/21

膽固醇過高並非肥人專利!據統計,本港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發現,超過50%成年人患有高膽固醇。有台灣醫生指出,高膽固醇一般沒有明確症狀,但細心留意3大表徵,即可及早發現並求醫。

Healthy Life|飲水無味口淡淡? 中醫師教沖轉季潤肺熱飲

{{hket:ul-video id="11360"}}{{/hket:ul-video}}

高膽固醇|身形偏瘦亦有機會膽固醇過高

台灣心臟內科醫生陳冠任在當地健康節目《健康云之道》,分享關於高膽固醇症狀和改善飲食的方法。他指出,膽固醇過高的高血脂患者一般沒有明確不適的症狀,通常要透過抽血檢查,才能夠確診。

他拆解普羅大眾對於膽固醇的迷思,指出膽固醇高有可能發生在身形偏瘦的人身上,甚至經常做運動習慣或飲食健康的人亦無一倖免。陳冠任指出,膽固醇高其中一個因素與基因遺傳有關,後天飲食或運動能夠有效管控膽固醇,但無法完全將其降至正常水平。

高膽固醇|3大表徵及早發現

雖說膽固醇高沒有明顯症狀,但外觀上仍可從3個症狀看出來:

1. 眼珠出現「老年環」:「老年環」一般出現在70歲以上的長者身上,角膜周圍會形成一圈灰白或藍色的環形物,是血管和眼睛老化所造成。若年輕人或中年人出現這個徵狀,很有可能與膽固醇過高有關,導致脂肪或膽固醇積聚。

2.黃色瘤/黃色斑:眼睛上方處或眼周長出黃色斑或黃色瘤,當體內膽固醇太高,身體無處可蓄積時,就會沉積於眼周附近。陳冠任解釋,眼皮皺褶多就是要讓多餘的脂肪和膽固醇堆積。

3.白色瘤:通常在手指關節處或身體摺縫處出現,戳破會有黏稠油脂流出,這些液體就是累積的脂肪。

陳冠任建議,若出現以上3種徵兆應及早求醫,否則會增加心肌梗塞的風險。此外,他補充,這些外觀徵兆是無法逆轉的。他亦強調,若發現膽固醇輕微偏高的人,初期可以先從飲食和運動著手,但超標情況太嚴重,就必須透過藥物治療控制。

高膽固醇|哈佛推薦11種食物助降低膽固醇

陳冠任亦提及飲食可助控制膽固醇,他引用了哈佛醫學院推薦可降膽固醇的食物名單,特別推薦吃3類食物,包括:魚肉、堅果和大豆、茄子和秋葵。

哈佛醫學院曾於2021年發布,11種食物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哈佛醫學院表示,這些食物會以不同形式阻止身體吸收膽固醇,或將其加速排出體外,從而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預防中風、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若想改善膽固醇超標,日常飲食方面可以選擇這11種食物。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2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