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若善健談】健康土壤非一日之功

發佈時間: 2024/11/22

如果說傳染病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龍捲風,那麼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便是綿綿不斷的細雨,短期內其影響並不明顯,但長遠來看,它卻在悄然無息中侵蝕著健康的根基。

非傳染性疾病又稱慢性病,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潛滋暗長,起初並不引人注意。除了先天因素如遺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非傳染性疾病,往往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累積而成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在不少大都市及已發展國家,非傳染性疾病已成頭號殺手,威脅不少都市人的健康。可幸的是,非傳染性疾病是可以防患於未然的。

要遠離非傳染性疾病,沒有捷徑,必須由持之以恆的良好生活習慣做起,改善飲食是其中一環。少吃紅肉、高熱量和高脂肪的食物,有助管控體重、改善肥胖問題。此外,速食和加工食物雖方便快捷,卻含有大量食物添加劑,如防腐劑、色素等,這些添加物會破壞腸道微生態,令人體更容易吸收糖分和熱量,從而增加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雨」所造成的影響終將顯現,猶如水土流失,從根本上削弱了人們的健康基礎。當健康的土壤不再肥沃,疾病便如同山泥傾瀉,突然襲來,讓人措手不及。研究顯示,腸道健康狀況與中央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種疾病息息相關,甚至一些腸胃肝臟以外的疾病也可能由腸胃問題誘發。「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說話不無道理。

本港正面臨人口老化、公營醫療系統長期超負荷等挑戰,改善市民整體健康狀況可謂刻不容緩。我們不僅要預防突如其來的傳染病,更應重視非傳染性疾病的長期影響。在個人層面,我們應該採取「治未病」的理念,即及早預防,在疾病初期及未出現併發症時加以治療和控制,細心耕耘健康的根基。在社會層面,通過健康教育和政策支持,可有效應對這場風雨,保護我們的健康與未來。

撰文:陳家亮教授

中大醫學院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