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阿茲海默症醫療需求增加 抗類澱粉蛋白藥物望減慢病情惡化

發佈時間: 2024/08/16

一旦患上阿茲海默症,即俗稱「老年痴呆症」,除了患者本身要承受各種痛苦外,身邊的照顧者亦承受很大壓力。要治療這個疾病,以往只能用藥物處理各種病徵,但有醫生指,現時有新藥物能針對病源,有效去除致病的大腦斑塊,延緩病情發展,只要患者及早接受治療,有機會維持現狀或恢復正常認知。

患者病情中期會失去自理能力
老人科專科勞思傑醫生指,早期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會出現記憶及認知衰退,容易迷路及經常重複提問;到病情中期,會逐漸失去自理能力,未能用言語表達自己或處理家庭事務,需要家人長時間照顧;到晚期時,大腦組織會嚴重萎縮,患者需要長期卧床,並失去自身機能,控制不到排泄功能,甚至不能吞嚥,最終死亡 。

「病症對患者自身及家人有嚴重影響,造成沉重壓力及負擔。」勞醫生指,如果能在早期的阿茲海默症或輕度認知障礙時發現病徵或高危因素,便可及早作適當的治療和處理。要診斷認知障礙症,除了可透過蒙特利爾認知評估、腦部磁力共振掃描及電腦斷層掃描外,亦可抽血檢驗蛋白生物標誌物及進行腦部類澱粉蛋白正電子造影。

{{hket:inline-image name="1000W2.jpeg"}}{{/hket:inline-image}}

▲嘉諾撒醫院提供一站式服務,輔助醫生診斷阿茲海默症及監察病情。

嘉諾撒醫院提供個人化治療方案
治療上主要分為非藥物及藥物介入同步進行。在非藥物介入方面,一般會訓練患者建立認知儲備,多動腦筋,及保持身心健康 。在藥物介入方面,如患者出現行為及情緒問題,醫生會因應情況而處方精神科藥物,包括情緒穩定劑、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等。「傳統藥物只可紓緩患者的病徵,未能針對發病機制從根源治療。」勞醫生解釋。

近年治療有新方法,腦神經科專科黃家星醫生指,抗類澱粉蛋白藥物能針對病症根源,去除大腦現有的致病斑塊,延緩病情發展。

一個涉及1795名早期患者的研究顯示,有六成八人使用抗類澱粉蛋白藥物第十八個月,大腦的斑塊能被有效清除,而且效果持續。另一研究亦顯示,使用抗類澱粉蛋白藥物的患者相比對照組,能延緩生活功能退化達27%至37%。

黃醫生指,新治療方法每兩星期接受一次靜脈注射,每次需時約一小時。他提醒,使用抗類澱粉蛋白藥物要配合非藥物治療,並要密切留意治療有沒有副作用,包括腦水腫等。嘉諾撒醫院總經理許小虎博士表示,院方為阿茲海默症患者提供由診斷到治療的一站式服務,有針對性藥物治療及嶄新醫療技術與儀器,輔助醫生診斷及監察病情,為患者提供個人化治療方案。

{{hket:inline-image name="1000W.jpeg"}}{{/hket:inline-image}}

▲(左起)老人科專科勞思傑醫生、腦神經科專科黃家星醫生、嘉諾撒醫院總經理許小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