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遊泰注意|泰國布吉多個海灘湧現劇毒「僧帽水母」 專家警告:被螫傷可致死

發佈時間: 2024/07/18

遊泰小心!近日泰國布吉多個海灘發現帶有劇毒的僧帽水母,提醒遊客到海灘遊玩期間要多加注意,避免誤觸僧帽水母而中毒,專家警告被螫傷可致死。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提子最好連皮食? 營養師拆解提子營養價值 3類人不宜多吃

{{hket:ul-video id="10935"}}{{/hket:ul-video}}

綜合外媒報道,「The Phuket Lifeguard Service」在Facebook專頁指出,近日泰國受季風天氣影響,南邊多地持續降雨,有救生員在暴雨漲潮潮退,在卡隆海灘(Karon Beach)上發現了大量帶有劇毒的僧帽水母;此外,布吉Ao Yon海灘、Ko RachaYai海灘等多個海灘亦有僧帽水母。據悉,大部分僧帽水母均已被救生員及其他工作人員處理乾淨,並在各個海灘設立警示牌作提醒。「The Phuket Lifeguard Service」提醒遊客,在以上區域進行水上活動時務必小心謹慎,避免誤觸僧帽水母而中毒。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48896657_866232248880233_7551563077579897378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48963369_866291712207620_4192404744530536453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48960166_866232295546895_802099231214216533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48953566_866232335546891_8451679249556960766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48921835_866232275546897_1577481049682874505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49074798_867157872121004_2625062384214528054_n.jpg"}}{{/hket:inline-image}}

有當地專家指出,僧帽水母毒性極強,如被蜇傷輕則引起劇烈灼痛,重則可影響神經系統及心臟,從而導致死亡,提醒大家應盡量避免接觸。「The Phuket Lifeguard Service」亦提醒大家,如果遊玩時遇見僧帽水母,請切勿直接用手觸踫水母;如果不慎觸踫到,請依照以下5大重點作緊急處理:

  • 利用硬物移開觸手;
  • 避免按摩患處或塗抹任何藥物;
  • 由於醋可惡化患處情況,建議避免使用醋並改以海水清洗患處;
  • 可以用冰輕敷患處,降低痛感和消腫。
  • 緊急處理後,應馬上尋求專業醫療援助。

專家:世界第三毒水母

去年7月台灣亦有多宗僧帽水母漂上岸發現事件。台灣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吳瑞賢,曾受訪表示每年秋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東部海岸不時會發現僧帽水母漂上岸的情況;他解釋,僧帽水母屬腔腸動物,由多種生物體組成的群落,非單一個體生物,其身體上半部為藍色透明的水母體、下半部的觸鬚為水螅體,内含蛋白毒。若不慎被螫傷,會出現皮膚紅腫、水泡,嚴重時會出現神經麻痺、呼吸困難等症狀,致命性高。他提醒民眾,切忌聽信坊間用尿來塗傷口的迷信方法,以免造成感染,應保持傷口乾淨,馬上求醫。

管理台東海岸的東管處表示,僧帽水母又稱葡萄牙戰艦,是世界第三毒水母,觸鬚上有充滿毒素的刺細胞,被螫到會造成劇痛,皮膚留下「紅色鞭痕」,要2至3天才能消退,其毒素還可能會滲入到淋巴結,造成更多影響;而死去的僧帽水母和脫落的觸鬚在數小時內仍有同樣威力。

正確急救處理方法

據本港消防處,水母不會主動攻擊人,游泳人士被水母螫傷,一般都是由於不慎觸及水母的觸手所致。如觸碰水母觸手,皮膚或會被觸手彈出的刺絲胞刺穿,毒素隨之滲入體內,除引起不適,亦可致命。

徵狀

  • 皮膚會出現明顯的條狀紅疹甚至水泡,仿如被鞭打的傷痕
  • 傷處紅腫、痕癢及疼痛
  • 嚴重者會作嘔、全身痠軟、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甚至休克或死亡

處理方法

  • 從速離開水中;
  • 切勿徒手觸碰傷處,因為皮膚仍會殘留水母的毒螫或觸鬚,可能會造成二度螫傷;
  • 以清潔的海水冲洗傷處,勿用淡水或蒸餾水,因為可能會刺激殘留在傷處表面的水母刺絲胞釋出更多毒液;
  • 在熱水(水溫約為攝氏42度)中浸泡螫傷部位,以減輕痛楚;
  • 如果出現嚴重不適症狀,又或螫傷之處是面部或眼部,應立即求醫。

另外,香港紅十字會亦曾解釋一些坊間急救方法的謬誤,例如用蒸餾水反而有機會加重症狀、用爽身粉或有助清除水母觸鬚、醋有助中和毒性等,並建議用海水是最佳的處理方法。

  • {{hket:inline-image name="e1_1024_10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2_1024_10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3_1024_10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4_1024_10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5_1024_1024.pn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