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失聰危機|楊丞琳開騷前突發性失聰 醫生拆解4大成因:嚴重聽力可永久受損【附醫生拆解突發性失聰4大成因】

發佈時間: 2024/06/20

謹記要好好保護聽覺!楊丞琳日前在廈門舉行世界巡迴演唱會,不幸在開騷當天早上突然左耳失去一半聽力。她在演唱會上與歌迷剖白,指擔心自己身體抱恙導致演出失準,歌迷會失望。幸好貼心的歌迷們都表示體諒,指偶像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完美」,亦心痛偶像連日來勞碌,勸她要好好休息和就醫!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20多歲女噴香水落護墊除臭致腋下發炎 醫生拆解體臭成因+5大改善建議 

{{hket:ul-video id="10817"}}{{/hket:ul-video}}

左耳突然失聰 怕演出失準

「可愛教主」楊丞琳最近正舉行巡迴演唱會,上周六(15日)在廈門開騷時,向歌迷透露當天早上左耳突然出現突發性耳鳴,「左耳的聽力只剩一半」,臉帶愧疚向歌迷剖白,指自己當晚的演出比平時更為吃力,怕自己表現失準會讓他們失望,反問歌迷「我目前唱得還可以嗎?」,獲現場歌迷熱情大喊:「完美」、「超級棒」,她深鎖的眉頭才稍稍放鬆。她向歌迷承諾過幾天會好好去看醫生,「把身體顧好」,且強調幾次「耳朵真的對歌手好重要」。

我必須要保持兩耳的聽覺是平衡的,才能夠唱更好的歌給你們。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e698f38-1387-4203-acc7-b29aa97b1aa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b0926e3-065e-48a7-be02-f517674ab6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d3d8e4d-6dda-411d-9ead-c4b4bf4edc4d.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ed5f6c9-60f9-4f6f-9da1-ec6e5a2bb61f.jpg"}}{{/hket:inline-image}}

歌迷安慰:好好休息!

她續指,她就這個問題曾看過中醫,但仍找不出真正病因,估計「有可能是勞累、有可能是神經,可能就真的是耳朵本身」。她說曾經有人告訴她:「耳屎過多會導致突發性耳鳴」,她亦開玩笑指,自己從來都不挖耳屎,故此當出現聽力問題後,她一直希望自己是因為耳屎問題所致。惟後來經過檢查後,發現自己只有很微量的耳垢,坦言自己為此感到很困擾。她形容自己現在兩邊的聽力相差很大,就像「隨時有人捂著我的感覺」。除了影響日常聽力,在演出時一唱到高音時,左耳會發出「奇怪噪音」,高頻的耳鳴讓她聽不清自己的音準。貼心的歌迷們不時大喊:「我來照顧你」、「好好休息」、「愛你」,熱情地鼓勵和安撫偶像,楊丞琳亦笑逐顏開。

雖然辛苦,但是我今天還是會堅持把原本準備好的歌唱完!

11年前曾患突發性失聰

據悉,楊丞琳在早年曾經左耳突然性失聰,幸好最後無大礙。在2013年,當時楊丞琳正乘搭飛機前往北京準備出席頒獎典禮。豈料,可能是因為機艙壓力過大,導致耳壓過高,出現耳鳴,接著從眼窩開始刺痛,隨即左耳突然聽不到任何聲音持續30秒,嚇得楊丞琳狂吃口香糖、吞口水、張開嘴巴排壓,才讓情況漸漸好轉。事後她表示「好險剛剛是左耳聽不見,若是右耳恐怕會影響表演。」,當時獲工作人員大讚敬業。

突發性失聰4大成因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志謙指出,突發性失聰一般是指3日內突然有3個音頻的聽力跌超過30分貝,主要有4大成因,包括病毒進入耳蝸、耳蝸神經綫損壞、耳蝸血管有問題導致內耳血液不足、或免疫系統攻擊耳蝸細胞導致聽力下降,患者並非完全聽不到聲音,情況多數只出現在一邊耳朵。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g"}}{{/hket:inline-image}}

多單邊耳聽力下降

GJB2基因突變亦可影響聽力,何稱,如天生基因有缺陷,導致GJB2在內的基因出問題,可能較大機會患上突發性失聰,但此症一般很難預防,病徵包括感到耳道阻塞、出現耳鳴,以及單邊耳朵聽力明顯下降,嚴重時會感到頭暈。他提醒,如情況持續出現應及早求醫,若放任不理可致耳內神經綫壞死,令聽力永久下降。他強調,患者須盡快接受治療才能增加治癒機會。

何續說,醫生一般會先用音叉為患者進行檢查,如發現異常會作進一步聽力測試,以判斷內耳的聽力,並排除耳道是否有耳垢堵塞、耳膜穿破或中耳發炎,需要時也會進行磁力共振,以檢查聽覺神經綫有否出現腫瘤;並會為患者處方口服類固醇促進神經細胞修復,一周後再檢視效果,部分病人或需在中耳注射類固醇協助恢復。

可接受高壓氧治療

何透露,突發性失聰患者亦可接受高壓氧治療,即安排病人到一間密閉房間半小時,期間逐步加大空氣壓力至正常3倍,增加空氣內氧份,讓患者吸入純氧,以提升血液及組織內的含氧量,改善內耳組織缺氧情形,促使循環與組織細胞修復,但一般需做10多次,在港可進行有關治療的地方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