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雙效外用藥物減蟎蟲密度 改善玫瑰痤瘡病情

發佈時間: 2024/06/18

說起玫瑰痤瘡,大家可能會想起皮膚泛紅,臉部長出膿瘡及有酒渣鼻的情況。但原來玫瑰痤瘡除了會影響外觀及情緒外,患者有高膽固醇、冠心病及高血壓的風險亦會較高。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玫瑰痤瘡對身心都會造成影響,患者應及早求醫,對症下藥,控制病情。

約10人便有1人患有玫瑰痤瘡

李小姐約三年前因面部皮膚出現風癩、敏感發紅、嚴重暗瘡及皮膚發炎等症狀而向皮膚科醫生求診,結果確診患有玫瑰痤瘡。她回想當時的情況,即使已服用抗敏感藥、抗生素及消炎藥,但用藥初期,病情仍「時好時壞」。「每天早上起床後,都要花很多時間去打理皮膚及處理膿瘡,當時很不開心,而且基本上連化妝都不可以,一化妝便會敏感。」最終她服藥一段時間後,病情才見好轉。

皮膚科專科醫生劉安祥醫生指,約十人便有一人患上玫瑰座瘡,常見於二十至三十歲以上的女性身上,主要影響患者臉部及眼睛,只要患者出現其中一種玫瑰痤瘡的特徵表現,例如酒渣鼻或面部中央位置反覆性長時間發紅,便即可確診為玫瑰痤瘡。

患者發炎指數高 冠心病風險亦較高

很多人以為玫瑰痤瘡極其量也只會影響患者的皮膚,就像「生暗瘡」一樣,但實則不然。劉醫生解釋,有研究發現,由於玫瑰痤瘡患者的發炎指數及發炎因子較皮膚健康的人士高,他們患高膽固醇、冠心病及高血壓的風險會較高。

雖然目前玫瑰痤瘡的確切成因不明,但據近年的研究,玫瑰痤瘡患者皮膚的毛囊蠕型蟎蟲數量較健康人士多十五至十八倍。劉醫生解釋,大部分人的皮膚上都可找到這種蟎蟲的蹤跡,只要數量不多,不會引起皮膚不適。「一旦數量增多,便會增加患者出現皮膚感染及發炎的風險。」

雙效外用抗寄生蟲及消炎藥物治療玫瑰痤瘡

近年有不同研究提倡以雙效外用抗寄生蟲及消炎藥物治療玫瑰痤瘡,「研究證實,雙效外用藥物在消炎及殺蟲方面成效理想,患者接受治療十二星期後,蟎蟲密度及出現發炎性病變的位置數目可分別下降99.1%和75.7%。」

劉醫生提醒,患者除了接受藥物治療外,亦要謹記做好日常皮膚護理,包括保持臉部清潔及使用合適的保濕用品,以保持皮膚水分和使皮膚pH值維持4至7。此外,患者應避免被陽光直接照射皮膚和使用含螢光粉的化妝用品及海綿類化妝用具,以減低皮膚受刺激的機會。

{{hket:inline-image name="11.jpg"}}{{/hket:inline-image}}

左起:玫瑰痤瘡患者李小姐及皮膚科專科劉安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