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健康警號︱女生平日少病痛突頭痛欲裂以為小感冒 發燒8天求醫揭腦膜炎【拆解7大症狀】

發佈時間: 2024/05/24

發燒是身體有病毒入侵的警號,不容忽視!內地一名女生突然發燒頭痛,初次求醫查無病因,僅吊鹽水緩解身體上不適。但她連續發燒8天不退,醫生覺得不對勁,轉介她至腦科做檢查,才發現她原來罹患腦膜炎。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高溫恐釋致癌物?K Kwong揭氣炸鍋3大風險 9成人不知1位置極危險

{{hket:ul-video id="10677"}}{{/hket:ul-video}}

莫名耳朵神經跳動 初起低燒

該名來自江蘇的女子日前在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分享自己生病的經歷。女事主憶述上月中身體開始出現異常,耳後神經會不時自己跳動,但她沒有為意。當晚回家後開始發低燒,她以為自己只是「小感冒」而已,連藥都沒有吃便就寢休息。

翌日起床,女事主還未退燒,但開始感覺頭痛,於是她吃止痛藥,希望能夠緩解痛楚。惟痛楚有增無減,女事主第3日發燒決定求醫,當時醫生幫她做過所有檢查和抽血,並沒有發現異常或任何病毒感染,估計應該只是感冒而已,安排她吊鹽水後便可回家休息。當時女事主覺得吊鹽水後2小時,身體的症狀緩解不少,惟回家後再次感到不適。

吊鹽水8日無用 終求醫揭腦膜炎

其後4天,女事主不停往返醫院吊鹽水紓緩身體不適,但對於病情沒有任何幫助,「燒退不了,頭越來越痛」,醫生建議她到大醫院做深入檢查。翌日。女事主被轉介到另一間醫院就醫,當時醫生看過她連日來所有檢查報告後,立刻建議她做腰椎穿刺抽骨髓檢驗,恐防是患上腦膜炎。

是的,我確診了腦膜炎。

女事主確診腦膜炎後被安排留院觀察20天,雖然生病過程很痛苦,但幸好最後無恙。她指,自己一向身體強壯健康,「幾乎很少感冒」,甚至新冠肺炎肆虐時,亦比大部分人遲染病,沒想到這次生病經歷讓她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藉此呼籲大眾:

一定不要忽視身體的任何小不適。這次生病的經歷太難受,記住不舒服不要拖,一定要去大醫院早做檢查。一個有經驗的醫生比輸液100次更有用!

腦膜炎7大症狀

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指出,流行性腦膜炎的病徵包括發高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及嗜睡,亦會有嘔吐、畏光或皮疹等情況出現,若情況嚴重更可造成腦部損害或死亡。腦部損害可導致智力受影響、智力發展遲緩、失聰及電解質失衡。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更可引致關節炎、心肌炎、眼內炎或肺炎。

  • {{hket:inline-image name="256c1f69-c25f-473b-9125-119096603fc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49c1eb-3aa3-4405-bd18-025837db1d96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e770256-0270-44bb-9cb7-396fa626b2ea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85f42ba-9021-42d8-adb5-9d6243aaf689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595c64b-c6b7-4da3-ab64-81002bf310fe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9fa8114-6de6-421d-ac61-fce00a4de1a4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bbfcd7f-0868-451a-95ca-dbf46369791a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a04dcec9-b40b-4e9a-a383-926f24bdea7b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e725880-c13c-4cc0-813c-32878c547a7e_1024.jpg"}}{{/hket:inline-image}}

腦膜炎種類及成因

‍1. 細菌性腦膜炎 : 由細菌引起的腦膜炎,如肺炎鏈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腦膜炎雙球菌、或革蘭氏陰性桿菌。

‍2.病毒性腦膜炎 :可由腸病毒引起

3. 真菌性腦膜炎 : 通過吸入環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但情況罕見,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癌症或愛滋病的人,患真菌性腦膜炎的風險更高。

‍4. 寄生蟲性腦膜炎 :各種寄生蟲都可能引起腦膜炎或以其他方式影響大腦或神經系統。

腦膜炎高危人士 

  • 5歲以下幼兒
  • 16至55歲青少年
  • 55 歲以上的長者
  • 患有愛滋病或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士
  • 吸煙人士及吸入二手煙的人士
  • 曾受到其他病毒感染
  • 沒有接種疫苗者
  • 居住於擠逼環境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