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用安全丨2類海鮮最危險 含「永久化學物」PFAS 專家: 可引發癌症、胎兒異常

發佈時間: 2024/04/19

愛好海鮮者要注意了!美國有研究指,經常食用海鮮可能增加接觸PFAS(多氟烷基物質)的風險,而有關結果已於醫療期刊發佈。過去,不少有流行病學專家亦曾指出,被稱為「永久化學物」PFAS對人體危害性極大,可引發腎癌和睪丸癌、女性生殖能力降低、孕婦罹患妊娠高血壓和子癇前症等。

同場加映

{{hket:ul-video id="10458"}}{{/hket:ul-video}}

據研究指,基於美國新罕布什爾洲為全美海鮮消費最高的地區之一,而且具有工業歷史背景,研究團隊於是決定於此地作研究據點。人員先在當地海邊市場購入銷售量最高的26種海鮮,如龍蝦、蝦、蜆及其他魚類等。結果發現蝦與龍蝦的PFAS平均濃度最高,每公克肉可含1.74~3.30毫微克(nanograms),其他魚類及海產大多低於每公克肉低於1毫微克。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無法得知海鮮內PFAS的來源,或者如何進入海洋食物鏈。不過,人員卻指常見2類海洋生物的PFAS含量一般較高,包括貝類海產及較大型海洋生物。
貝類

流行病學副教授Megan Romano指出,儘管研究證實海鮮含PFAS,但卻不認同民眾需與海鮮「一刀切」,因海鮮是精益蛋白質與不飽和脂肪酸的良好來源。不過,他呼籲希望當局盡速制訂相關食品法規。

PFAS影響健康可致癌

PFAS被稱為「永久化學品」,因多數的PFAS在自然環境中非常難以分解,讓PFAS得以在環境和生物體中持續累積。同時,大多數PFAS具一端親水、另一端防水又防油的界面活性特性,因此可隨著水到處跑,進入生物體,干擾荷爾蒙等生理作用,對水源、土壤、食物和人類健康帶來嚴重污染威脅。而且PFAS毒性不低,很容易在生物體中累積並足以影響健康,導致生理功能失調,甚至引發癌症的程度。是次調查中台灣採樣的包材中有8個樣本受驗,當中7個樣本檢測出PFAS,反映含PFAS的食品包材使用氾濫、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醫生則指出,PFAS自1940年代起就出現並已廣泛用於工業和各類民生物品,是一種會干擾內分泌的環境荷爾蒙,至今已出現上萬種PFAS,但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卻只有其中少數幾種泛用者有被研究。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4_10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5_10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6_10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7_1024.png"}}{{/hket:inline-image}}

損孕婦、胎兒、幼兒健康

她指這少數幾種PFAS的流行病研究顯示,其會產生多種健康影響,例如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影響新陳代謝而提高膽固醇。另外也可能造成幼兒對某些疫苗的抗體反應降低,孕婦罹患妊娠高血壓和子癇前症,這些都可能提高人們在極凍天候下的猝死機率,以及在新冠病毒侵襲下感染重症的機率。